无障碍 关怀版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中)

自恋,是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体系;爱人,是愿意将自己纳入对方的体系;真爱,是两个人走出各自的体系而相遇。

1 健康自恋和全能自恋

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者说自恋,可分为四个档位:第一档是最健康的,是自信,其活力能自如地滋养自己;第二档,是自大;第三档,是疑病,不敢碰触心理自我的脆弱,而且总觉得身体自我有病;第四档,是妄想,即并无现实依据,凭空想象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如西方精神病院里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是耶稣。

这是心理学家科胡特的分法。他厘清了自恋的概念,并认为健康的人应该有健康自恋。最初的自恋的基石,是母爱的馈赠。充足的爱,是婴儿健康自恋的基础。内心无爱,才容易追求完美以求自恋。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效能感(自己能行的独立自尊的感觉)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人的自我,最初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之上:我是好的。这种“我是好的”的自恋感是一种凝聚力,将关于自我的各种信息凝聚在一起。可以说,这种自恋是一种向心力。此外,很重要的是控制感。我们只会将自己能掌控的信息和自我结合在一起,不能掌控的,我们倾向于切割和分离。

一旦“我是好的”这种感觉攒得足够多,核心自我得以建立,我们就会有这种感觉:无论形势怎么发展,我都相信自己能掌控局势。此后,自我就可以轻松扩展了。 绝对不能接受批评的人,是因为我是好的这种基本自恋未形成,所以一点我是坏的信息就可以让他的自我破碎。

巨婴(成年婴儿)中,最具破坏力也最有意思的心理,不是偏执分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而是全能自恋。全能自恋,是婴儿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己一动念头,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他的意愿来运转。这种全能感必须得到相当的满足,婴儿才能接受“我并非全能”。

全能自恋,可分为完美自恋和意志自恋。完美自恋,即觉得自己是完美的。意志自恋,即我的意愿必须成真。完美自恋常常意味着关系中的所有问题都来自对方。意志自恋对关系有很直接的杀伤力,因为对方必须服从自己,并帮自己实现愿望。若没有,他们就会暴怒,从而导致强控制和暴烈情绪。

婴儿最初的全能自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比如,强烈的羞耻感是因为全能感被挑战了——本以为自己是神,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又如,太宅的人是为了避免在真实世界受挫,所以在内在世界还保持自己是神的自恋幻觉。精神病性的幻觉也是想象自己是全能的。

全能自恋感如果被打击,就会导致巨大的无力感。全能感有多强,被打击后的无力感就有多严重,同时还有极度的羞耻感。

全能自恋受损后,有人会因此而展现出强攻击性,有人则知道这会对关系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会压抑它,但转而会变成对自己的强烈攻击。因为全能自恋的逻辑是:如果你如我所愿,你就是和我一体的;如果你违背了我的意愿,你就是我的敌人,在拒绝我、攻击我。

对婴儿或巨婴来说,世界不是分为我和你,而是分为我和非我。非我意味着敌对与黑暗。要想改变这种情况,的确需要有人“接住”他的意愿,懂得其心思。能理解他的那个人就与他搭建起了一座桥,让他感受到,桥那边不是敌人,而是一个有善意的人。这时,世界就不再划分为我与非我,而变成了我与你。

人性的设计都有其深意,婴儿时期普遍存在的全能感也绝非一个幻觉、一个笑话。如果一个人既能保持理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全能感,那会是很美妙的事。

全能感是活力的原始表达,最初婴儿似乎只有这股能量,而后它演化成攻击性、性、依恋等各种各样的活力表达方式。它是活力的源头。作为成年人,如果能带着理性体验到全能感,那么其能量会有巨大的释放。

2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有两个特点:我无所不能,你当然要按照我的要求来做;我无所不能,所以我能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很多很有能力的人其实是全能自恋的巨婴,他们小时候不能从父母那儿获得支持,内化父母的强,而是从小就学到,一切要靠自己,父母都要靠他们。

强迫症式的完美主义也许是全能感的衍生物,特别是当完美主义指向自己时,即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才有资格存在,否则就一无是处。此类完美主义者往往寸步难行,因为他们觉得每一步必须完美,否则会陷入无助感。破解办法:坚持完成每一件事,你会逐渐体会到我能行的感觉,并感受到这是对自我真正的滋养。

或许每个处于心灵孤岛的人都有全能自恋,因为他们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不能与其他生灵构建联结,所以只能恋自己。只有另一生命与他构建了联结,他才能走出孤岛,真切地感受到其他生灵的存在。这时,他就可以放下超级自恋了。每个婴儿都在孤岛上,父母之爱是救赎。

全能自恋是孤独的,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建立有饱满联结感的关系,真切地知道别人和自己一样是人后,这份原始的自恋才会逐渐变成有现实感的健康自恋。全能自恋最集中的表现是,你要听我的。

全能自恋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苛求过程完美,即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瑕疵,否则就要重来。这也是大脑暴政一个经典的表现。苛求过程完美是全能感支配下的“头脑我”使然,想把全能展现到过程中,即证明“我”如此完美,以至于每一步、每一点都不会错。

有人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成功地打造和构建了自己的家,包括伴侣和孩子。他们对这样的家超级满意,毕竟这是自己意志的彻底展现。

当伴侣和孩子最初表达出痛苦时,他们会否认这种感觉,因为他们觉得这会破坏他们的完美幻觉。当家人用更强有力的方式进行破坏性表达时,他们才反应过来。但这时他们常常是震惊和暴怒的,并且恨破坏自己幻觉的人。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苛求完美是因为有一种隐隐的担心:如果不完美,那些的细节就会成为破坏性力量,破坏事情的进展,让自己的意志失败。你现在这样追求完美,不过慢慢地,你会不那么强求完美了,因为当你的内在有一种“我能基本完成我的意愿”的感觉时,就大不一样了。你会因此而变得自在。

细节之战中,藏着规则和意志之战。这个细节,是你破坏的,还是我破坏的?是我的规则和意志说了算,还是你的说了算?很多人常常宁死都不愿在细节上接受对方的规则,轻一点则是宁愿毁掉事情。所以,完成事情对这种心理有巨大的治疗作用。

到底是我说了算,按我的规则来,还是你说了算,按你的规则来?当然,还有另一个选择——神圣的第三方规则,就是双方约定好一个基本公平的规则,或是直接遵循已有的第三方规则。但人太敏感时,觉得只有两种规则:我的和非我的。

我和你合作做一件事时,事情本身的规律其实就成了“神圣的第三方规则”。虽然有很多人凭强烈的控制欲获得了成功,但能把事情做到很好境界的,常是遵循了事情本身的规律。因此,也可以说,当一群人把事情做得相当好时,他们也在相互疗愈。

真想把事情做好,就要警惕过度自恋者,因为一旦有冲突和争执,他们在乎的不是利益,而是自恋延伸出的各种内容。而且,他们在很多细节上都要较劲,为的就是让一切都按照他们的意志、他们的规则来,达不到就宁愿破坏。

相反,要把大事做成,需要有些“无情”,可以忽略你的无理意志,也可以忽略我的不合乎事情规律的意志。既不讨好你,也不执着于我自己的意志,而是能遵循事情本身的规律。不过,很多人是将他们个人的意志和事情本身的规律合在了一起。

你期待任何事情都做到一百分,那就意味着你在持续不断地攻击自己,因为这根本做不到。

根本的恐惧是担心“我的期待”被毁灭,就等于“我”被杀死了。但逐渐地,当一个抽象的“我”生成之后,“我”和“我的期待”就可以分开了。就知道,一个期待的毁灭,不等于“我”被毁灭,然后就可以接受挫败了。

那个抽象的、有存在感的自我,也就是内聚性自我,它的存在感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愿望可以实现的基础上的。这些“我的期待”,即“我发出的动力”的实现,最终凝结出“我可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感觉。

拥有这种感觉成本最低的时候,是婴幼儿时期,因为那时的挫败不会导致现实损失,所以可以好好练习。但是,父母要切记,这必须是由孩子自己的动力得以实现的,而不是父母逼迫孩子去实现父母的动力,唯有前者才能促成“我”的诞生。

当你投入当下,和任何一个事物建立仿佛是全然联结的关系时,你会发现,本来不管是多么有瑕疵甚至缺憾的存在,这一刻,竟然是完美的。所以,完美无处不在,它就在时时刻刻的当下。

3 全能自恋的程度,决定你焦虑的程度

全能自恋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考试焦虑乃至日常焦虑的程度。太多人有一种急迫感,就好像被什么追赶似的。追赶他们的,像是死神。你脚步稍慢一点,死神就会逮住你,把你杀掉。那种感觉,就像“魔戒”系列电影里,两个霍比特人被半兽人掠走了,精灵王子、神箭手和矮人追赶他们。神箭手趴在地上聆听半兽人的脚步声时说:他们(半兽人)一直在拼命赶路,好像有鞭子在无情地抽打他们一样。这种外在的鞭子,如我们的应试教育体系,就是在无情地抽打着每一个孩子。

也有内在的鞭子。受全能自恋的支配,有人会觉得,“我一做决定,就要马上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一点都不能耽搁”。如果没得到,他们会立即有挫败感,然后暴怒,同时又觉得自己很差劲,接着会遭受羞耻的折磨。总之,会有一大堆极端的负面情绪,它们综合成一个死神或恶魔的形象,无情地抽打着他们。

那些一事无成的人,这种急切感是最严重的。所以,从来不是真正忙碌的人最累,而是一事无成又陷入急切感中的人最累,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鞭打”。

总是急切的人,当觉知到这种急切感的逻辑时,会好一些。重要的是,他们要形成时间概念——很少有事情是当下立即就能完成的,需要时间以达成努力的累积,以此换取目标的实现。

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现实世界(关系的世界),真正建立关系,并真能做成一些事情。

全能自恋的程度,与关系的深度成反比。能建立深度关系的人都会自动放弃全能感。

所以,哪怕过程千疮百孔,都好好投入地去做事,投入地去爱人吧。

4 最好的帮助是增进对方的健康自恋

你帮助了我,这损伤了我的自恋,所以,我要否定、遗忘、贬低、恨你的帮助。多次听到依赖成性的人这样说:“我不会求谁帮助,谁若想帮我,最好是祈求我接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的帮助是增强对方的健康自恋。若物质帮助不可避免,那就让受助者付出努力,好像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赢得了帮助。这很重要,因为白送帮助增进了捐助者的自恋,而损伤了受助者的自恋。相反,通过努力才赢得帮助,这会让受助者觉得自己很好。

对于健康自恋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他们能承受自恋受损。并且,因为他们心中住着别人,所以会对别人感恩,也会自我感觉很好。但对于内心空无一人的自恋水平很低的人来说,他们会尽一切努力捍卫他们的自恋。忘恩负义由此而来,也很难避免。

至于捐助者,要审视自己的内心,对通过捐助而增进自恋的部分,要有觉知。当感觉受伤时,要停下来,别带着怨气去做捐助。最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内心住着一个匮乏的小孩,他渴望着别人无条件地、像圣母一样地爱自己。外在关系的构建,源自早就存在的内在关系模式。

5 道德自恋和失控的好人

当看不到自己的敌意时,就会夸大对方的敌意;当看不得自己的缺点时,别人在自己眼里就会满是缺点;当太在乎自己的道德时,就会到处看到别人的不道德。

认定自己毫不自私的人,容易变成超难相处之人。

第一,他会把“自私”等“坏东西”坚持不懈地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没有人喜欢这一点,所以人们不愿意和他相处;

第二,“毫不自私”带给了他道德优越感,让他做一些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分外坚决,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第三,他容易追求“权力”(如话语权)这种超自私的东西;

第四,他明明自私,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无私,这种反差也会让别人对他心生抵触。

所以,一直以来以“无私”自居的人,当发现并承认自己“有时也会自私”或“偶尔也可以允许自己自私”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然后逐渐地,他们会发现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有很多自恋和自私之处的。看到并承认这一点,会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放松很多。

你越是觉得自己道德水平高,就越容易觉得别人道德水平低。道德自恋会导致对关系的拒绝,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各种事尽可能自己解决,不麻烦别人。所以,道德自恋的好人总是和孤独绑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也很难丰富多彩。

道德自恋,因为太孤独,所以将孤独给严重合理化了。生活上自己搞定,情感上也不去扰动别人。他们可以说是爱上了这种孤独,孤芳自赏。而向别人求助,向别人发出爱、性与照顾等请求,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道德自恋受损了。所以,和道德自恋的好人在一起,你会感到特别孤独。

好人的能量常常是向内塌陷的,没有敌意,也没有热情。年轻时,他的好还带着热情和人情味儿。到了中年,好逐渐沦为一种空壳,只有行为,却没有能量流动。到了晚年,若终于可以不用理会任何人了,那么他会完全塌陷在自己的孤独世界里,不交往,甚至家务也不做。自己的心收获了安静,但是一片死寂。

道德自恋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真自我不能被看见时,我们就会发展出其他类型的自我,好让别人看见。当我们做一个过分利他的人时,能被看见,并被赞誉。这种赞誉内化到心中,就变成自己也觉得自己不错,但严重的道德自恋都是自我的迷失。

能被看见的人,自然会发展出道德来。这种道德是共情的结果,它灵活而温暖。道德自恋的人虽然会做好事,但会缺乏温度。并且,道德自恋者身边总有坏人出没。坏人能衬托出道德自恋者的伟大,特别是坏伴侣,这更是一种平衡。这也是道德自恋者内心的投射,他内心会藏着一个坏自我。

道德自恋,听起来好听,骨子里却是一种软弱,因为软弱而不得不自我阉割,因为惧怕惩罚而让自己活得貌似没有一点错误,这样就不会被别人抓住一点纰漏了。

严重的道德自恋,常是没被看见的孩子拼凑出的一个自我形象。并且,道德自恋者的好就像一种强迫症,他必须对别人好,否则就会愧疚或不安。

所有的孩子最初都幻想有一个完美照顾者出现,因为这个人会彻底以他们为中心。这一部分得到较多满足的孩子能接受现实:完美照顾者不存在,比较好的照顾者已是很好。孤独的、严重缺爱的孩子则还滞留在这一幻想中,一部分人以婴儿要奶吃的形式滞留,另一部分人则扮演完美的照顾者。所以,这两种人总是纠缠在一起。

不要总玩道德自恋,为了追求道德上的绝对正确而让自己难受,并且在致力于将自己放在绝对道德正确的位置时,也会将对方推到大坏蛋的位置上。如果愤怒意味着自己坏,那么就学习适当的坏吧。在没主动伤害别人时,就让自己舒坦、自在一些。

愤怒不能向外表达,又不能化解时,就会向内指向自己。有时是感受得到的自我攻击,有时则是隐隐的自我镇压——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行动都变得迟缓了,身体也不自在。但如果 学会直接表达愤怒,并不惧怕被报复时,就会有一种自由感,因为自我镇压消失了。

以道德自居的好人,总是在忍无可忍时才爆发。其中的逻辑是,我必须处于一种“我绝对正确,你绝对错误”的道德处境时,才能进行还击。因为其中存在道德对立性,所以这种还击常对关系造成严重破坏,而这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想法——攻击性是有破坏性的。

当好人偶尔失控,纯粹表达愤怒时,那时愤怒的能量是很自然的,双方的互动也比较简单。当好人压抑自己的愤怒,并自觉不自觉地以好人自居而将对方想象成坏人时,两个人之间的对立会变得很严重。好人若随意发脾气,会伤害自己的自我身份——我是好人。好人要知道,自己的道德自恋常是问题的关键。

6 道德僵尸

道德自恋发展到极致,就成了所谓的“道德僵尸”,即 生命的一切动力都集中在追求我是个好人上,而灭掉了几乎一切正常人类的情感。虽然老好人的现象在男人中很普遍,但道德僵尸这一级别的人多是女性,她们普遍在童年时被严重忽视。有时,听来访者讲道德僵尸级别的长辈的事情,我会打寒战,因为我看到,这些长辈道德自恋的逻辑走向极端,就成了道德僵尸。僵尸有两个含义:一是他们(多为女性)的情感和欲望都灭掉了,只剩下一个好人躯壳;二是他们的身体真的会日益僵硬、干枯。他们的好人形象很有意思,周围的人会交口称赞,但都远离他们。他们都孤独得不得了,最后怨气冲天。因为他们想弄成好人样,本想借此和人亲近,可他们这么做注定换来的是绝望,怨气因此而生。

他们的好,像是一种表演,但已深入骨髓,且是对外界的,还要被看见,但在家中,特别是面对孩子时,他们有时会露出魔鬼般的面孔。可这一般只发生在他们和孩子单独相处时,只要有别人在,他们又会对孩子好得有点过头。所以,孩子虽被伤害,别人却并不这么认为。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折磨。

他们还有这种矛盾:对你超好,对你无我地奉献,但你一离开,他们就会因各种微小的事诅咒你。并且,他们越觉得自己好,就会越觉得别人不好,所以会习惯性地说别人的坏话。实际上,他们的好本来就是用来防御内心可怕的怨恨的,因为他们在婴幼儿时严重被忽视。

7 绝对禁止性超我

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你极其苛刻时,这不是真的,这只是因为你内在有一个无比苛刻的批评者。

最苛刻的批评者来自孤绝,它是全能自恋的对立面。全能自恋是,“我什么都想要”,而一旦受挫就变成了“我要什么都是极度羞耻的”。“看,你这个蠢货,竟然还有这样的渴求。”这种感觉如果累积得太多,全能自恋性的本我就演变成绝对禁止性超我。

“绝对禁止性超我”这个词在我脑中最初形成,是在伦敦一个精神分析的圣地。当时,我们在听一位华人分析师讲他如何从一位精神科医生逐渐走上精神分析的道路,最终拿到了国际精神分析师的资质。听他讲的时候,我觉得这太苦了!然而让我震惊的是,当时听的十来位同行都对这种苦行僧般的历程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他们都非常认同这一历程。

很早之前,我就有了这样的理解——人类经常玩这种游戏:发现一点点真理,然后围绕着这个真理盖越来越辉煌的圣殿,最后说,圣殿里的那些柱子和砖瓦都是神圣的。

神圣是什么意思?其实有禁止的意思,有不得冒犯、违反的意思。在这个精神分析的圣地,听到这种苦行僧般的经历,我想,精神分析也是这么回事,现在精神分析治疗的各种边边角角的规则也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这时,“绝对禁止性超我”这个词从我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本我、超我和自我,是弗洛伊德著名的人格结构理论。我分别给它们加上了一个前缀,用来认识我们社会的人的人格,即全能自恋性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塌塌的自我。

本我想为所欲为,而全能自恋性的本我则追求彻底的为所欲为,觉得自己像神一样,念头一动,世界就得遵从自己。影响到别人时,就构成了对他们的绝对禁止性超我,即你的任何自发性举动都是错的。在绝对禁止性超我的影响下,你会觉得向左不对,向右也不对,站在原地还不对,你的意志好像已经从你的心灵世界被移除了,你只有听话才是对的。

自我是用来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如果本我和超我冲突得不太厉害,那么自我也就比较好,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外显的精神面貌和体态是比较协调、自在的。但在全能自恋性本我和绝对禁止性超我的极度矛盾的夹击下,就只能有软塌塌的自我了。这你也许有过体会,有时你突然生出雄心壮志,想达到的目标高到吓人的地步,这就是全能自恋性的本我在说话,可立即你又觉得这太不现实了。不仅如此,实际上你根本就缺乏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还觉得外部世界根本不会响应你,这就是绝对禁止性超我在说话。然后,你这股劲儿一下子就没了,而你的身体也会“塌”下来。

很多人心中有一个绝对禁止性的超我,觉得一动不动才对,一动弹就害怕被惩罚。受这个魔鬼般超我的驱使,他们会对孩子施加各种压制。被这样压制长大的孩子会很多次想,活得正确而封闭是巨大的愚蠢和错误,仿佛错过了生命。

全能自恋性本我和绝对禁止性超我随处可见。例如,当父母要求孩子彻底听话时,他们就是在追求全能自恋,而对孩子构成了绝对禁止。

绝对禁止性超我还集中体现在东方式考试上。不少考试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你的能力,而是为了压制你、为难你,让你丧失自发性。所以,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后喜不自禁:“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因此,我们的应试教育体系奇怪地不断加压,让孩子越来越没空间自由伸展。

有的考官是绝对禁止性的,考官设立了标准,该标准喜怒无常、不可揣度,它就是来为难人的,为了传递权力感——“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你必须围着我的意志转,而把你的意志灭掉”。你的能力毫无意义,我毫不关心。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考官,父母是鼓励孩子伸展自己,还是禁止孩子伸展,拿自己的好恶管束孩子,这至关重要。我一直都是“考试机器”,每到大的考试都超常发挥,这必须感谢父母给我的主要是自由而非约束。如果父母是滋养性的,那么孩子就不会有严重的考试焦虑,而是会有考试兴奋;如果父母是惩罚性的,那么孩子势必有比较强烈的考试焦虑。

一个人,必须有真正的能力,有真正联结的关系,才能感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愿所有的考试都是真的在测试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即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伸展程度,而不是八股风。

8 真的厉害还是显得厉害

自恋是人得以成长的巨大推动力,但成长又是反自恋的,即你越成熟,就越不那么执着于自恋,就越能接受你有“不行”“不好”的时候。

如果自我没有成长好,特别是抽象意义上的自我没有形成,人就会特意去捍卫自恋,因此严重排斥我不行”“我不好这两种信息。并且,光拒斥是不行的,你还会把它们投射到别人身上,把“我不行”“我不好”,变成“你不行”“你不好”。一个人到底是显得厉害,还是真的厉害,这两者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是吹牛,就是在自恋的维度(力量维度)上;而要做到真的厉害,通常既需要自恋引出的爆发力,又要在关系维度上展开。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最简单(最原始)的自恋:你可以彻底封闭自己,这样你虽然痛苦——因为得不到关系的滋养,但你拥有了最基本的自恋——你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和你对自己的解释是绝对正确的,你是你的世界的终极诠释者。

例如,有的咨询师在做咨询时,一些来访者基本上听不到咨询师在说什么。咨询师的解释,他们大多虽然听到了,但好像完全没有进入他们的内在世界。然而个别人甚至耳朵都没有听到。因为咨询师的解释会对他们本来的解释形成冲击,而且常常显得比他们自己的更高明,这会伤害他们的基本自恋,所以“关闭”这个外来的声音就可以维护他们的尊严了。

这绝非说这是不可以的、这是错的,人性无对错,特别是在这一点上,这是人性自然而然的展现。这一部分一样需要得到理解,而且来访者需要得到一种体验——咨询师基本是善意的,即咨询师是在关系深度这个维度上展开咨询的,并没有在自恋维度(力量维度)的纵轴上和来访者认真地争谁对谁错、谁高谁低、谁掌握关系中的权力。在得到这种体验后,来访者才可能心甘情愿地将咨询师的信息吸收进自己的世界。

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孩子基本上还没形成完整的自我,所以更加需要获得这种感觉:权威的信息不是侵略性的、毁灭性的。不然,他们只好竖起一道墙来保护自己,将自己与外界隔离。

你想让自己强大,必然进入关系世界,向外部世界敞开,接受一些信息进入自己的内在。这需要一个基本前提:外部世界的信息不会是有严重侵略性的,即“作为外部世界的‘你的信息’,彻底淹没、摧毁了‘我的信息’”。同时,外部世界的进入会挑战自恋、伤害自恋,但不会摧毁自恋。这样一来,你和我同步存在,然后我因为吸纳了你的信息(能量)而不断变强。

当一个人的自我基本构建后,就会变得特别明白“显得厉害”常常会损害“真的厉害”。 但假如自我没构建起来,就容易时时刻刻活在严重自恋中,而追求显得厉害

9 力量维度和关系维度

人性有两个基本维度:力量强弱的维度和关系深浅的维度。力量维度,也是能力维度、权力维度。更精准的表达是,它是自恋维度。关系维度,也是善恶维度、道德维度、情感维度。可以直观地想象,力量维度为纵轴,关系维度为横轴。一个人的心灵容纳空间,就是力量维度和关系维度撑开的程度。

我们可以思考一些规律和一些经典情况:

一、对关系太过敏感,并在关系上花了太多精力的人,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力量维度。

二、天才们伸展了力量维度,但在关系维度上太差的话,就容易是病态的或变成浑蛋。

三、想象极端的情况,关系维度完全没撑开,分数是零,那么力量强弱维度就绝对“陡峭”。这时,任意两个人——你和我就处于绝对的高低上,并且高位者可以左右低位者的生死。于是,力量强弱就变成了生死问题。

例如,一位女士在公司的会议上批评了一位领导,言辞并不过分,对方也接受了,这位女士却因此而病了一场。类似的情况屡屡发生,说明这位女士担心对方报复,自己被“杀死”,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批评会导致对方“死亡”。

四、想象关系维度发展到了十分,而力量维度的感知发展到了八十分。这时,心灵空间仍然是非常“陡峭”的,但已经有了空间,人的纠结会变得好一些。

五、想象完美情形,能力强弱维度的感知到了满分(一百分),关系深度的感知也到了满分,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这就是荣格所说的一种曼陀罗。

六、在普通关系里,我们容易找“空间”接近的人,如交朋友和选择同事,但在恋爱时,我们容易选和自己处于对立面的。即设想你在一个点上,那么由这个点拉一条通过零坐标的直线,与你所在的点相对应的那个位置的人,就是容易吸引你的人。和这样一个人相处,你痛苦,但你会特别有感觉。有感觉,就意味着这时你们构成了某种圆满。

10 从自恋维度发展到关系维度

最初,人都是自恋的,所以感知多是自恋维度(也就是力量维度,后文不一一说明)上的。我们都需要发展到关系维度上,这时候会有一个经典的错觉:你想要的是关系维度,感知到的却是力量维度。

孤独的人会觉得一切都是能力问题。例如,有人情感一受伤(在关系维度上一受挫),就说“别人靠不住,只能靠自己”,然后使劲发展能力,这就是退回到了自恋维度上。但是,当你在情感中得到满足时,你会深深地体验到满足,体验到存在感。

情感受伤时,人特别容易有深深的羞耻感,觉得都是因为“我太差了”,高攀不上对方,所以我得发展自己的力量维度。但在情感中真被满足时,你却发现,好像体验到的是一种深刻的平等感,这和那份羞耻中的卑贱感以及随后想高攀的动力很不一样。

受自恋特别是全能自恋支配时,人渴望在天上飞,而当在情感中受挫时,就直接坠落到了卑贱的低谷中。所以,这看起来真的像是一切都是高低的问题。可是,当被理解和接纳时,你却会发现你落在了大地上,而你与理解和接纳你的人是平等的。

很多时候,被满足可以直接带来平等感。但如果你的自恋太严重,那么一开始必然是被满足带给了你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满足你的那个人会被你鄙视。

心理咨询特别强调对感受的理解和回应,因为感受是一个人的根本。当感受被照见时,平等就出现了。

有的满足带来的是强烈的高低贵贱之感,有的满足则不是。差别是,提供满足的那个人是把自己弄到了低位,还是他与对方是在平等的位置上。后者在满足对方时,还能照见对方的感受。当这样的人存在时,可以迅速把一些高自恋的人从只能体验自恋维度拉入也能体验关系维度的层级上。

不过,关于这一点也不要太过于美化,因为严重停留在自恋维度上的人往往会太过陷入自己的世界里,而要经过很多挫败、满足、理解和回应,才能进入关系维度。

人需要从自恋维度发展到关系维度,在关系维度非常“单薄”之前,人活在高自恋中,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而感觉不到别人的存在。 他们的出发点也许是,我是在追求情感、纯情与爱,像是在寻找平等的关系维度,可他们稍一受挫,就会遵循自恋的逻辑。

什么是“自恋的逻辑”?情感维度是横轴,是平等的;力量维度的自恋是纵轴,分上下、高低与强弱。说白了,情感维度受伤而“靠近”力量维度,就是把别人踩在脚下。他要在高位,让对方在低位。真这么做时,他其实就是在干伤害关系、伤害对方的坏事,他在关系维度上就处在左侧的黑暗区域。

这时,他们也会感知到自己干了不好的事。对此,我的假设是,人和其他生灵都有基本的良知,这一点我们不能左右。这种“我干了不好的事”的感觉会继续破坏他的自恋,因为除了力量维度的自恋之外,还有一种更严重的自恋——“我是对的”。这时候,他要继续干点事来维护这种自恋。办法就是,抹黑对方,从道德上把对方说成是错误的,即处在关系维度左侧的。

可是,在肆意抹黑对方时,他又在伤害对方和与其的关系,于是自己就变得更“黑”了。如此循环往复,坏事干得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回头,就会变成恶性循环,最终干出严重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

到了这种地步,如果对方还击,他真的会瞬间崩溃,因为实在太不占理了。

11 捍卫自恋

从高自恋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抽象意义上的自我还没有形成,所以每件具体的事,甚至每一个具体的点,他们都会将其等同为“我”。在这个点上的自恋不能有一点破损,因为一点破损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惧——整个“我”要破损了。他们这时的体验是,“我”要死了。

所以,他们容易拼命地去捍卫自恋,而且是在任何地方,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哪怕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他们都可以去拼命。

面对他们呈现出来的这种态势,别人就容易让步,因为真的没必要在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上拼命吧。结果,一让步,双方的关系模型也许就此形成,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然后就是,高自恋的人不断弄出各种事来,压抑的人为他们善后。高自恋的人会感觉良好,因为他们做事的时候觉得自己处在高位,即自恋维度的上方,这感觉不错。至于关系维度的善恶,他们虽然有感知,但不够敏感,同时也可以使用各种自我欺骗的自我防御机制,所以可以不用去感知。

压抑的人和高自恋的人一起,会产生这样一种互动:压抑的人觉得哪怕自己只有一分错误,也是要反思的;相反,高自恋的人,哪怕觉得自己只有一分理,九分错,他们也会把这一分理无限放大。

高自恋的人还有一种本事——胡搅蛮缠,他们会把各种事搅到一起说,事件一自己不占理,赶紧换到事件二,再不行就换到事件三,还不行就换到事件四,事件四不行就再回到事件一……他们这种胡搅蛮缠的策略,很容易让压抑的人认输。有时候,认输是策略,因为没必要整天都这样,而有时候认输则是压抑的人觉得自己真的错了。这两种都会增强高自恋的人“我有理”的感觉,这种感觉特别容易破坏压抑的人的自恋。

只要是在关系中,几乎必然是谁都有责任,或者说谁都有“错”,所以在他们的相处过程中,自恋的人容易继续自恋,而压抑的人则继续压抑。

从一个核心点上来讲,人都是“有理的”,即你从自己的感觉出发,你必然是有道理的。可是,你如果处在关系中,只要想弄好关系,就得是你和对方都有存在空间。

如果想把事情闹大,希望第三方来评理,那时就会:第三方如果彻底站在你的角度,那你就会赢;如果第三方彻底站在对方的角度,那对方就会赢;如果第三方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甚至成为“基本公平的神圣第三方”,那就是总搞破坏的人是作恶者。

有人对第三方的评判极其敏感,可实际上,就算没有第三方或对方去评判你,你的内在也一样会有感知。

所以,别随意做破坏性行为,特别是别做得太过分。

12 高控制欲

高控制欲意味着两点:一、寻求在关系中占据制高点,即在自恋、权力、力量这个纵轴的维度上要占上风;二、同时又惧怕关系的破裂,所以在关系、依恋与情感的维度上非常敏感。概括来说,这种情况就是高控制欲与不安全感并存。

高自恋的人,本能上知道自己该找什么样的人。我听太多人说过:“这个人的人生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了。”说这种话的人并不喜欢这一点,他们却选择了这样的人做伴侣。因为这样的人好控制,同时又有安全感。

好控制的人不怎么去抢占关系中的制高点,也处于一种高稳定状态,貌似可以配合高控制欲的人的双重需求。

但是,这种超稳定状态的人是让自己习惯性地居于力量维度的下端,即容易顺从。可这时的顺从是忍让,并非发自内心,也不可能发自内心。他要么一辈子压抑着,要么有一天想“造反”。就算一辈子都不“造反”,他必然有一堆问题,即会有各种被动攻击。

可以说,因为想在纵轴的力量维度上占上风而找一个在力量维度上习惯占下风的人,这是一时的选择,但不能解决问题。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找一个在关系维度上活开了的人。这首先是解决不安全感这个问题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关系维度上活开了的人,他们在纵轴的维度上常常是可上可下的,他们的空间很大,所以能容纳高控制者的各种“作”。必须注意,这里是“容纳”,而 忍让不是容纳。

因此也要强调一句:如果你发现自己做不到容纳,主要就是忍让,那最好早点离开,不然对你不好,对对方不好,对彼此的关系也不好。

这样做当然有挑战性。一、在关系维度上活开了的人,为什么会找一个高控制者呢?这是一件概率比较小的事。当然,爱就是这样,各种事都有可能发生。对于高控制者来说,他们得知道找一个“活开了的人”更合适。不过现实是,达到控制狂地步的人对这样的人都有些惧怕,因为担心自己控制不了,所以更倾向于找特别顺从自己的人。

二、高控制者会各种“作”,如果被关系空间容纳了,他们就会变成关系中的活力方。这时候,有一个原则是,高控制者别作恶,别做太有破坏性的事情。一旦做了,就意味着关系空间或那个容纳者的空间被破坏了,关系也就死了。纵然关系还可能继续维持,但关系作为一个生命,已经死了。

死了的关系,就让它死了吧。我见过很多关系,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就死了,但两个人出于各种原因仍然维持着,却一片“灰暗”。

好在人的一生很长,一个关系托不住,再继续找就是了。世界这么大,有问题的人形形色色,只要你愿意去找,总会有人来配合你。

听到不少人反思说,“我的一生,就是通过一次次恋爱不断托着自己,来度过和成长的”。

时间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可容纳我们的各种错误。世界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让你在干了一件又一件蠢事后,仍然有各种选择的可能。真是该好好感谢时间和空间,毕竟人太容易做蠢事。

13 你不能说我错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他们这辈子都没认过一次错。他们宁愿死,也绝不会承认自己错了。同时,他们会做巨大的努力,诱惑周围的人犯错。或者,即便对方没错,他们也会逼对方认错。

也许我们社会的头号问题是—— 你不能说我错。个人、家庭、公司和权力体系都存在这个问题,每个领域都不例外,你也一样。人们难以真正地反省,于是不断轮回。

这不算新发现,因为我们的头号心理问题,是面子问题。“你不能伤我的面儿,就是不能说我错。”这是一个严重的自恋问题。在听到这句看似简单的话之后,我才找到了自己的理解。

这是一环扣一环的心理,都属于共生心理症状群。共生心理是,你我要合并到一个自我中,错的会被灭掉,因此要合并到对的当中。所以,对错问题就成了生死问题。如果我是我,你是你,对错不导致生死,那对错的问题就不大了。

有人表现得非常理性,像在文字和语言上,例如吵架,从不吐一个脏字,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自私自利的地方,甚至表现得无欲无求。但是,他们理性的语言却在传递着一种偏执:我说的是对的,和我不同意见的都是错的;错的东西就不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也不该在你身上存在;如果你坚持这个不同意见,你也不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这种偏执在传递一种恨意,或者说毁灭欲。

很有意思的是,这类人通常体验不到自己的恨意。少数时候,他们是在说谎;多数时候,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没有恨意。

这是因为他们如此偏执,恨意如此浓烈,犹如毒药,他们的觉知(意识)要远离这份毒药。这也是因为人容易把意识当作“我”,“我”怕被这份恨意毒死,所以要远离。然后,他们通过正确的语言表达,把这份恨意宣泄到别人身上。

在相当程度上,他们是玩弄语言这个符号系统的大师,你真的难以从他们的语言或者文字中挑出他们的毛病。但是,他们绝不可能写出诗来,因为诗、音乐等艺术必须从流动的体验中来。

不认错,错误就会一直轮回。个人如此,集体也一样。

认错也需要容错空间,如果一个人一认错,别人喊出的声音是“你错了,你该死”,那么认错就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所以,不认错常常与自恋和偏执联系在一起,能认错则是整合、妥协和宽容的表现。

如果你一直都是正确的,可能真相是,你从未真实地活过。

14 活在事实中,还是活在情绪中?

有的人年纪很大了,但还是很容易被骗,那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人内在世界很幼稚,而幼稚的原因是他们还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而不能尊重外部事实。例如,一个人如果太自恋,总渴望得到与自己真实情况不符的掌声,那么你给他夸张的掌声,就会赢得他的好感。

太自恋和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一事无成的人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于是就会想象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奇迹般地挣到一大笔钱。

自恋和活在想象的世界里,这其实都是成年人以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渴望世界能够积极回应自己的各种原始渴望。他们会觉得被骗也好啊,至少一时满足了自恋的渴求。他们最烦的就是那些自以为理性、现实和成熟的人,总戳破他们自恋的泡泡。

活在现实中,还是活在想象中?活在现实中,还是活在情绪中?活在现实中,还是活在自恋中?

这些是一个人活得好还是不好的重要区分点。这些话还可以这样说:是以现实为中心,还是以情绪为中心?是只看到了自己的自恋,还是能看到外部世界的真实存在?

很多人一遇到问题,立即就陷入严重的情绪中,并会要求外部世界符合自己的想象,而不愿意放下想象,看到外部世界的真相。

糟糕的决定,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情绪(本质上是自恋)而做出的,并且看不到外部事实和内部自恋有严重冲突。

当纠缠于对错时,人们就没办法尊重事实本身了。当然,纠缠于对错的背后是这样的想法:哎呀,我的行为好像是不对的,所以我是错的那个,这太羞耻了;我不愿意面对,我要试着把事实拧过来。出于这样的心理,很多人宁愿捍卫糟糕的做法,毕竟这个做法是自己曾经的选择。

尊重事实,还是执着于“我是对的”,这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让自我升维。想起曾经在军训时看《西方哲学史》,头脑里固有的信念大厦“哗啦啦”就崩塌了。这种崩塌感真爽,随后开始重建。

最近,我感触颇深,发现自己的头脑有太多时间纠缠于是非对错。从表面上看,这貌似为了道德,仔细分析则发现,这是因为恐惧。所以“我执”,既是出于自恋,也是担心被毁灭。如果能看到自恋,又能不太恐惧,就会拥抱并皈依美妙的事实。

15 最累是自闭着的孤独

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降临了。

——维克多·弗兰克尔(1)

最累的人,是什么都不做的人。一些人,他们很少工作,也没什么朋友可交往,但他们任何时刻都很累。旁观者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累?他们也不知道。

和这样的人深入谈下去,你会发现,他们的这种累,源自内在的交战。深入他们的觉知,你会发现,他们一方面无比渴望和人或事、物产生联结,但另一方面又很恐惧建立任何联结,所以压制着联结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是人类最重要的渴望,他们内心的这种交战消耗掉他们太多的精力。累由此而来。

相反,有意义的忙,反而可以是自我疗愈的一种方法。

我们都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不容易感觉到累,还会越做越精神。因为你投入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和事情就建立了联系。

同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会越来越享受,这也是有联结的发生。

联结,意味着关系建立了,关系成为一个通道,而能量在这个通道中流动。这份流动着的能量,是最好的滋养。

冥想和静坐也是极好的滋养方式,这时候的孤独其实是有深度联结的。若能在冥想和静坐中将念头“熄掉”,那将是最佳滋养。或者说,用“滋养”这个词已不足以来形容了。

深度睡眠也可以很好地滋养一个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滋养方式。当然,也有人深度睡眠极少,甚至接近无,那一定是这个人的头脑每时每刻都在拼命地运转。他不敢沉静下来,沉静会“碰触”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痛苦,他认为会将自己淹没。

我差不多每天都午休,有时感觉午休并不是在追求一般意义上的身体的休息,我追求的,是自己绵绵不绝的念头突然有一刻能安静下来。这种安静一旦出现,哪怕只是很短的一小段时间,也会很好地滋养我。

我做事情不容易感觉到累,因为我做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喜欢的。但与人交往时,我很容易感觉到累。对此,通俗的说法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不自然。而深入觉知的话,会发现是因又渴望联结又抗拒联结的矛盾在损耗着自己。心不动,感觉不动,而头脑在妄动。

宅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闭式的孤独,总伴随着头脑的妄动。并且,头脑的妄动是为了抗拒对联结的渴望,这就导致了累。

但话说回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宅。作为没有开悟的普通人,我们势必都有一个自我。要从自我中走出,而和外界建立联结,我们一样也需要一些过渡。

从宅在自我,到与外界建立联结,我们需要调整节奏,让自己慢慢进入世界。这时,那些看似无聊的东西可发挥过渡作用。比如,早上,我要闹钟响两次后才起床,而不是闹钟第一次响就起来。

并且,醒来后,我要看看手机,这是在过渡——从自己的宅到进入外界的过渡。

任何需要感觉才能做好的事,当事人可能都会需要一段时间过渡。有时,这个过渡时间会很长,因为感觉需要你和那件事情建立关系才会出现。

鉴于此,作家、艺术家等常有严重的拖延症。

(1)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1905-1997),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创办人。

16 习惯性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患者都是在和一个相反的东西对抗,那个东西可以叫急切多位来访者都用这个词来描绘自己的那份焦虑,说明“急切”这个词很有代表性。

拖延都是在和死亡对抗。可能很多拖延症患者听说过这个说法,但我听过的描绘里,还没有我认为精准的表达。我试着表达一下。

急切,即“你”发出一个指令,“我”必须去做,而且要完美地完成,否则“我”就该死。所谓“对抗死亡”,就是对抗这“该死”的感觉。

其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可以是最初的婴儿和母亲,也可以是内在的发令官和执行者,还可以是外在的发令官和执行者。受全能自恋的支配,婴儿期待自己一发出指令,世界(母亲或其他养育者)就能完美地回应。这时,婴儿会得到满足,并觉得自己是神,否则就会愤怒,恨不得对方去死。但是,他不能直接恨母亲,因为母亲死了,或世界毁了,自己也就毁了。于是,这个模式就成了一种内化的东西。

当然,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常像严苛甚至暴虐的发令官。父母发出指令后,就希望孩子能立刻去做,否则就会向孩子传递出死亡焦虑。

也许是因为父母是这种水平,或许因为孤独,孩子自己也停留在这个水平,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这种急切的心理。

习惯性拖延,也许最深刻的原因是,对要建立联系的事物缺乏信任感,并因而缺乏意义感。一件事情,若只是应该去做,而不能与它建立类似活在当下的深刻关系,人们心中就会有抵触,而拖延,就是这种抵触的表达。由此可以说,拖延是孤独灵魂的一种必然表现。

与此相应的是习惯性迟到,其中包含着一种很深却不容易被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还会有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拖延、迟到、磨叽等,多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 不能做自己。一方面,做自己被限制,甚至被禁止;另一方面,做自己也让我们恐惧——假若完全做自己,生命力真能直接存在,这也会让我们恐慌。所以,我们也会逃避自由,逃避存在。

什么样的人不拖延呢?发令官和执行者之间没有严重敌意,有时候发令官也心甘情愿做执行者的时候。

当然,执行者的自我如果被灭掉,那么他们会是好的执行者,但会变得非常无趣。

总结一下可以说:拖延症患者是在通过拖延来证明“我可以做我自己”,或者说,“我的意志可以存活”。

其实,孩子最初必然只能是慢吞吞的,他们那种慢,多么、多么可爱啊!

无论快慢,你可以坚定而主动地追逐专属于你的梦想,那时,拖延会不治而愈。

17 惧怕投入

怕投入,多有这样的逻辑:投入,意味着“我”投注了心力,若投入无结果,则“我”就等于被否定了;严重时,这会引起自我的瓦解。所以,我们往往为了保持“我”的存在感而控制“我”的投入。我们都惧怕走在荒漠上,风一吹过,什么踪迹都留不下。

怕投入,又想有好成效,这就容易诉诸幻想。记得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说,“我成绩差,又不聪明,且不容易投入,可如果我学习了,我进步肯定比你们快”。你说有办法吗?这没办法吧。我还见过很多人考试前不能投入地准备,但又幻想考出完美的成绩,于是只能沉浸于幻想了。

不能投入地做一件事最经典的例子,是不敢投入地去爱一个人。向一个人发出爱的信号而被拒绝,最容易引起自我瓦解。不敢投入的人,一旦明白能止住失败带来的自我否定,投入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世间最美好的事,都是因联结而生,而联结的最佳条件,是清明的心。但清明的心要求太高,而最常见的联结的例子,多是不断投入后,你逐渐与事物建立了深刻而全面的联结。在这件事上,聪明很重要,但不如投入重要。想起高考前自己悟出来的一句座右铭:努力,总不会错。

投入最大的价值,不是外在的得失,而是在投入时,在你与其他存在的深刻碰触中,你“锤炼”了自己的心。自我未得以完善前,每一条伤痕都是痛,但自我得以完善后,一切都是馈赠。不过,得多说一句:不停止燃烧,但不必自虐。

如果我能全力投入,那我一定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很多人不能投入的关键。因为不投入就可以一直抱着这样的假设——我会有非凡的成就,之所以没有,不是因为我还没投入嘛!如果真投入了,这个假设就可能被“戳破”了。

这句话的真实表达是,“我是完美的”。我稍稍投入就应该出现完美的结果,以此来证明我的确是完美的。结果是,在投入的过程中,稍稍遇到挫折,投入就会停下来,因为“我是完美的”这份幻觉不断在被“戳破”。

这种心理看起来很复杂,但核心可以概括得很简单:希望这个世界,或某个事物,能精准地呼应自己发出的声音。如果这种呼应产生,自己这一刻就是全能的、完美的,而外部的世界或这个事物,也如是。

对才华的崇拜也与此有关,甚至是源于此。才华崇拜,在很多时候则化为对好成绩的崇拜。学生、老师与家长都容易有此心理——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就好像好成绩是万能的。但 才华与成绩,常是孤独中产生的东西,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处理好关系—— 这才是人性乃至世界的本质。

能力来自你与某个事物建立了深度联系。关键是投入,经由时间与精力的累积,你与这一事物的关系日渐深厚,你逐渐掌握了它,与它“相遇”,而 能力是相遇的副产品。我们偶尔会有神来之笔,像是一道门突然被打开,你瞬间与一个事物建立了联系,但你不能仰仗神来之笔。事实上,能力差的人往往是太期待神来之笔的人。

能否持续努力,关键是能否处理好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还活在全能感中的人,一旦受挫,其自恋就会有崩毁的感觉。一次小的挫败,他们的感觉却是“我失败了”。而自我基本建立的人,产生的则是“我在这件事上失败了”的感觉,其自我还能幸存。

能持续投入的人,有这样一种心理:我未必能立即掌握一个事物,但只要持续努力,我就会与这一事物建立联系。不能持续努力的人,常如婴儿般期待着神来之笔:“神啊,请让我状态好吧,那样我就可以如神一般迅速掌握一切了。”

投入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你的境界。对此,蔡志忠有一段很牛的表达。他说,当你能专注二十分钟时,它的价值不是专注十分钟的一倍,而是呈几何指数式增长。同样地,当你能专注一个小时时,它的价值和专注十分钟已不可同日而语,更不用说能专注一天,甚至数月、数年了。以此类推,如果你专注一件事一生,那你就有可能抵达无人之境。

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护你的专注,以及不让时间被切成碎片。

其实,专注就是你和一个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这时候会有心流产生。专注的时间越长,心流的质量和宽度、深度都会飙升。

一切价值都来自你作为一个存在和另一个存在建立的关系的深度。

18 真实,远胜完美

在任何方面,拿出真实的自己,然后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部分生命力就会得到锤炼,而不断出现境界的跃升,这也可以称为“演化”。事业如此,爱好如此,情感亦如此。

自大的妄想,如追求全能、完美、极致、纯美等,都是因为太少体验到真实的美好吧。

真实的美好总是发生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即关系中。而自大,顾名思义,即孤独的强大。过于追求孤独的强大,总伴随着关系中美好的缺乏。

若婴儿被妈妈很好地看见,婴儿就会感觉这个世界很友善,他可以呈现真实的自己。若不能,婴儿就会将世界知觉为不友善的,甚至是将世界知觉为魔鬼般的可怕世界。他必须扭曲自己,或者配上复杂的防御来保护自己。

真实,才能带来亲密。孝道只能维持一种表面的和谐,而不能让爱与亲密在家庭中流动。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当一个人拼命做好孩子时,父母很满意,但家庭氛围假而冷;后来,孩子开始对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特别是不满与愤怒,这一开始带来了冲突,但最后极大地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真实,意味着两点:接受自己的真实,接受父母的真实。许多人仍期待着完美父母的出现,并以此来要求父母。咨询中常有这样的故事:一旦看到了父母真实的样子,来访者反而记起了已遗忘的父母爱自己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对完美父母来讲不算什么,但对自身基础很差的真实父母来说,就难能可贵。这是和解的开始。

一个人的生命是否“丰盛”,关键在于他与其他存在是否有活生生的关系。我没使用“深刻”这个词,这是因为深刻可能是贫瘠的,而活生生的才是真实的。生动先于深刻,若只有深刻,而缺乏生动,那么势必意味着生命的贫瘠,即联结感的匮乏。伟大的头脑常充满着孤独与虚无。

缺乏体验性的丰盛的联结,而去追求头脑联结时,易追求纯净,即头脑要剥离各种鄙俗。但是,鄙俗或许才是生命本身。一女子谈到张爱玲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看着优雅的她,我突然明白,她的优雅即所谓的“华美的袍”,而虱子是生命中那些鄙俗的骚动,那才是生命自身。

头脑对事物进行评判、分等级,追求纯净或深刻,或其他。但心若能安静,身心都呈打开状态,那么一个人就可以和任何看似普通的事物建立联结。所以,禅师们常这样说:“修行,就是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你努力打造自己,尽可能完美,尽可能友善。如此一来,你将惧怕别人的眼睛,惧怕与别人深入接触,因为你担心别人会看到你的真实存在,你觉得你的真实存在可怜而丑陋。

你若以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并爱上了这个完美的世界,那么你的亲人就会去破坏它。一方面,他们不想成为你完美世界的点缀;另一方面,他们是爱你的,不想让你被这个表面化的完美世界所迷惑。以你为中心的完美世界必是幻觉,将幻觉破除,你才可能真实,并进入深情中。

完美主义,从表面上看,多是对某个有限领域的完美追求,但往更深层看,是一个人试图控制住他的自我所笼罩的整个世界。就像你要做自己世界里的上帝,上帝要控制住一切。控制不住的地方,魔鬼就会出现。可以说,这是孤独,而若和某个人、某个生灵或自己的存在建立了联结,就可以从这份孤独中走出来。

太想追求完美主义的人,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在的恐惧,以及没人理就瘫软无力的心。

“你在,所以我存在。”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需要被看见,然后才能存在。如果不被看见、不被允许,自己就会觉得必须完美才能存在,并且会觉得自己真实的人性之所以不被看见,是因为它太坏、太恐怖了。没有真实,完美必然就只是一张皮。

完美历来与幸福无缘,完美形象就是用来被辜负、被破坏、被砸碎的。若不如此,如何能衬托出雕像的完美?去追逐真实的幸福吧,别陷在完美的外壳中。真实,远胜完美。在任何方面,拿出真实的自己,然后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部分生命力就会得到锤炼,而不断出现境界的跃升,这也可以称为“演化”。事业如此,爱好如此,情感亦如此。什么叫“拿出真实的自己”?就是要真诚吗?“真诚”这个词并不可靠。唯一的判断依据是,在这一方面,你有充沛的感觉吗?

他貌似成熟,但其实只是掌握了社会规则,而心性并未得以锤炼;她貌似成熟,但其实只是增添了沧桑感,学会了低头,而内心还是个小女孩,渴望着被宠。太多人的成熟,是抽掉了自己的内在生命力,而向外在的规则低头。只有将真实的自我(如欲望、情绪、渴求等)展现在这个世界上,它才有机会被锤炼,由此而趋向成熟。如果一直是抽掉了自己的劲儿,成熟就是假的。一旦有机会,内在各种原始而幼稚的东西就会爆炸般涌现出来。

19 真实,才是修行的开始

很多人会习惯性撒谎,其中一部分人撒谎的原因是掩盖真实自我的信息,而避免袒露真实自我不被回应时产生巨大的羞耻感。例如,他们被问到收入时,会说高或者说低,就是不袒露真实的情况。这不关乎利益,也不关乎道德,只是自我保护而已。

最严重的时候,它会到这种地步——感觉自己的一切真实信息都是羞耻的。所以,和别人交流时,他们会改变自己的所有信息。这在有整容癖的人身上也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很美了,但还是要不断地整下去,将真实的自我彻底“消除”。有一位富婆,本来挺好看的,却花重金将自己整成了“猫脸”。

婴儿最初对回应有完美的渴求:他们的任何一个行为都要在养育者这面镜子中得到满足与认可,否则他们就有羞耻感。当然,完美的养育者或镜子不存在,一个基本稳定存在的、可打六十分的镜子,就可以在足够多、足够好的看见中,让婴儿有初步的存在感,原初羞耻也由此化解。

谈爱、道德、受伤、脆弱、绝望……比较容易,因为这些还是在说“我是好的”。而谈恨、欲望、敌意、怨恨……比较困难,因为它们都是在说“我是坏的”。先以人性化的态度去面对这些真实的人性,而后以中立的态度去面对真实的人性,最终会发现,这些都是生命之流。能“碰触”到生命力的流动,才能“碰触”到存在的脉动。

“我想做自己,可是他们不允许。”这是做自己时常见的障碍。当然,这是自以为的障碍,而事实是,当你开始做自己时,也给对方做自己拓宽了空间。

我们社会的关系都有强烈的共生感,所以,我们的关系哲学强调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共生关系,而不能只为你自己,否则就是自私。结果,狡猾的人学会了打着为了集体或别人的旗号谋私,而憨傻的人则真去努力做到不自私。

你越不自私,就越对别人的自私缺乏宽容。但其实,人毕竟要先把自己照顾好。你想构建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小世界,就必须自私。如果能把自私合理处理,你对别人表现出的自私也会有更多的宽容。真做自己的人,也允许别人做自己。

直面自己生命的真相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却也是最值得的。并且,无论看到什么样的真实世界,都试着敞开你的身与心。若不得已,你选择了关闭——为了保护你自己,请记住这个节点。记住在这个节点上,你是如何选择关闭自己的。

没有爱照亮你的心,没有人用温暖的眼睛看着你,你会觉得自己的真实存在是不被接受的。不被接受,这是丑陋感与自卑感的真实表达。但你还是要打开你的心,让爱流到你的心中,照亮你的灵性。我们总是等着感受到足够的爱才打开心门,但答案是,你必须打开心门才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都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最好是,想说的和所想的一致,所想的又和自己的感受一致。其次好的情形是,所想的和所感受到的一致。只是为了自我保护而说不真实的话——这也是很聪明的做法。所以关键是,是否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给它空间。

自我成长,不是走向完美,而是走向真实。我们期待完美的老师,其实是希望能有一个可以接受我们索取乃至虐待而不会出现负面情绪的人。这已经有点傻了,如果还拿这套标准来要求自己,那就是真傻得入迷途了。

很多人自诩真诚,但真诚极为不易,它有两个层次:不欺人,即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自欺,即怎么感觉就怎么想。不欺人很可贵,人靠意识还可以做到,而不自欺则需要充分地认识潜意识,极为不易。

你必须真实,修行才能真正开始。你虚假地活着时,谈不上修行,因为你都还没与真实打交道呢。这里的虚假,不是头脑里的虚假(也就是用来骗人的),而是心灵上的,即假自我,是用来骗自己的。

自恋简单,自信很难。因为自恋是天性,真正的自信都是因为爱,而不是因为条件有多好。特别是以条件好而自傲的人,可能内在有一个虚弱的小孩,或者被抛弃的婴儿。

看见就是爱,所以所谓“自信”,是你的真实生命在关系中被看见。如果没有被看见,有可能自信就只是一种孤傲。当别人因为你条件好而景仰你时,你表面上也许会享受,但内心深处会感到更加孤独。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他人的感觉而构建。

1 自我之壳

可以这样来想象自我:它就像一个容器,容器内有水。容器的壳是一种保护,水就是生命力。理解了容器和被容之物的形质,就可以直观地理解自我了。

不能简单地把容器理解为“壳”,可以这样来想象:容器就像一栋房子,或一个家。那么,你的房子或家是怎样的?

例如,经典的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你画一张画,至少要有一个人、一栋房子和一棵树,其他的随意发挥。一位女士的画中,房子只有窗户,没有门。那意味着,她从未邀请过别人进入她的内心,现实也的确如此。我还见过一张让人印象深刻的房、树、人的画,画中的房子算不上房子,只是一堵残缺的墙,树被锯子锯断了。一问,是一个孩子画的。他的父亲很暴力,被锯断的树就是孩子被破坏的生命力。而那堵破墙则意味着父亲频繁的暴力入侵,让孩子根本构建不了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安全空间。

你最初的自我的壳,就是你对自己家庭的内化。你的家庭关系内部动力是怎样的?父母或其他人是怎样对你的?你的家庭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又是怎样的?例如,你的父母能保护家吗?如果父母向内,呵护你的自我,做了你的容器,允许你的生命力酣畅地流动,同时,父母向外时又是有力量的,能保护家庭,又有热情,欢迎自己喜欢的客人进来,而不欢迎的,又能赶走,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家。这个意象会被你内化,让你形成一个可靠的自我之壳,而这个壳又是可以自由关闭和敞开的。

你真的可以这样来理解你的自我之壳。当然,“壳”这个词怎么描述都不够贴切。你可以直观地想象,它就像一栋你拥有的房子。那么,让你特别有感觉的房子是怎样的?你一直憧憬的房子又是怎样的?不要找那种大家都认为好的房子,而是找特别能打动你的。

例如我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有这样的画面:左边是森林,右边是一个大湖;森林边上凸出来一个小小的半岛,上面有一栋房子,房子不大,但很完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绕湖的路穿过森林,可以出去。真像一个现代隐士的家。

家必须有保护的作用,不是谁都能进你的家。另外,家也有各个空间,最隐私的空间不是谁都能看的。就像你的内心,没必要对谁都敞开。当这样做时,你可能根本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之所以没有,是因为自我保护不被允许。

不过,任何一个人都有非常隐秘的空间。当你特别有意识地保护自己时,就可以有一个被你充分意识到的隐秘的空间。如果你总是敞开自己,那么必然有一个你意识不到的隐秘空间藏着你的无数秘密。当然,这就是潜意识。

自我之壳,需要功能分化而完善。然后,在这个安全的、自己说了算的空间里,你就可以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安放你的生命力,或者说,安放你的“心”,让你的生命力的一切表现都可以在这个空间里流露,并观察和修炼。其中,一项基本修炼是,修炼分辨善与恶、黑暗与光明。

会有这样的时刻:善与恶觉知得很好了,用觉知之光充分照亮了自己的内在黑暗。这时候,自我之壳就可以全然放下了。但如果一开始就把自我之壳放下,那就是自欺,又意味着你一开始就放弃了自己。

照顾好你自己,照顾好你的房子、你的家,选择你真正愿意接纳的人进出,这是基本点。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点,那就从这儿开始。

2 皮肤的隐喻

对自我之壳最好的形容就是像皮肤一样,完整而有弹性。心理自我的这个壳也会部分地映射到身体上。一些人的自我之壳如同树皮、石头一样僵硬,而这种僵硬也会在皮肤上有一定的呈现。

皮肤是我们身体的表层,它将脆弱的肌肉、血管、内脏等包裹起来,对其形成保护。皮肤的第一个隐喻是边界,如果你守不住自己的边界,你的边界总被入侵,那么你就容易得各种皮肤病。边界的意思很简单:我允许你靠近,你才可以靠近。不能对别人简单说,就意味着你守不住自己的边界。

皮肤还有一个心理隐喻就是亲密。所谓“皮肤饥渴”,指的就是对亲密的渴求。如果亲密的渴求得到了相应的满足,那么皮肤就有被滋养感。我见过一些个案,他们在成年后仍然严重缺乏亲密抚触,皮肤变得非常粗糙,甚至生一些让皮肤变粗糙的病。

如何树立边界是一个难题。孝道文化下,孩子很难对父母说“不”,学生对师长、下属对上级也一样。并且,受脆弱的面子心理的影响,哪怕是对等的关系也很难说“不”。再者,我们的文化是共生文化,到处都在讲自我牺牲与融合,而轻分离与独立。

自我牺牲,自我批判,如果不是自愿的,那就是严重的边界被入侵。这两种现象的逻辑是,我不仅要理直气壮地入侵你,你还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突然想到,曾国藩每天严格地自我批评,或许正是他得所谓“龙鳞病”的关键。

3 自我攻击

很多人失眠,原因是晚上头脑会特别清醒,会想很多事。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最常想的是:“某事没做好,是因为我有多不好,为什么我就这么不好?我要是好一点,事情就不一样了……”其中占主要部分的内容,是自我攻击。自我攻击是最没有意义的事,你未必能让它停下,但可以告诉自己,这种自我攻击不是真的。

这种反思与自我攻击是自我归因。自我归因藏着这样的逻辑:其他人、其他事物我没法控制,但我能控制我自己;如果我好好改变自己,事情就能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了。这是孩子式的自恋心理:所有事情都是我导致的。

与孩子式自我归因对立的,是成熟、客观地看待事物。能看到自己的责任,也能看到别人的责任。而更重要的是,无论事情如何不顺,都不要攻击自己,而是如实地看待自己、安抚自己,并寻求支持。可以说,自我归罪的对立面是自爱。

让人挫败的事情发生后,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在事情的层面上自我归因,但不过分,同时也能客观地归因外界;情绪层面上自我安抚,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同时,让一些必然出现的情感(如悲伤)得以流动。并且,不管如何归因和有什么样的情绪,都要自爱。

当干了蠢事后,请放下强烈的自我攻击;当遭遇挫折时,请放下严重的自我贬低。强烈的自我攻击是自我脆弱的标配。各种不顺的事出现时,很容易出现自我攻击。因为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自我攻击不能不让它升起,但当觉知到自我攻击出现时,可以对自己说:“停!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攻击不是真实的。”

激烈地谴责别人,或激烈地自我攻击(如自毁式忏悔),其实都是蠢事与挫折对脆弱的自我构成了一种摧毁,所以必须找一个责任人对此负责。当这样努力时,意味着自我反思是不可能了,所以改变也就基本不可能了。

4 自我破碎者

若被无爱的目光凝视过,一个人的自我就不能成形。自我未成形的人,会感觉像在泥潭里挣扎,交际与做事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无比辛苦。他的心是破碎而凌乱的,他的身体感觉也是破碎、凌乱或麻木的。

自我未成形,意味着难观察自身,也难观察别人。比如,一个女孩在背手时吓了一跳,因为感觉不像自己的两只手在碰触,而像别人的手在碰触她。她的身和心未被看见,所以就像不存在一样。一场好的恋爱拯救了她,爱即看见,她最终能完整地看见自己的身与心了。

妈妈是孩子的镜子,人与人也互为镜子。我们都是先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然后才感知到自己的存在。面对身心破碎的来访者,咨询师如果能做好温暖的容器,准确共情,来访者就会自然从破碎走向整合。整合也意味着他们内化了一面镜子,可以观察自己和别人了。

自我破碎,不是比喻,而是一种准确的说法。比如,自我破碎者会梦见一个鲜血淋淋的婴儿,也有人在恋爱失败后梦见自己将自己肢解。原来不太理解为何有些人的梦中总出现断手断脚等破碎的躯干,现在才知道,其实是他们的身体感觉是破碎的,没整合在一起。

自我破碎者,首先会将精力放在维持自我不散架上,所以缺少心灵空间。这导致他们在与人发生冲突时,难有空间自省,也难容纳对方。这也是因为他们对敌意太敏感,并且,他们会将不同的意见和意外都视为敌意攻击,随即自我有散架感,于是他们反击。这就导致他们让人感觉很难相处。

所以,自我破碎的人会找那些自我稳定如磐石的人。而自我稳定如磐石的人,也需要自我破碎者的攻击,好让自己僵硬的自我被打碎,然后重整。

好父母和家犹如一个有回应的容器,孩子的活力(如欲求、爱和恨)都可以在这个容器里流动,并且能得到很多回应。久而久之,容器内化到孩子心中,就构成了一个自我保护层,而回应的质量则决定了这个保护层的弹性。

5 假自我

婴幼儿时,孩子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来,还是淹没在父母的意志与感觉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命运分界点。前者是以自己的感觉构建的自我,即真实自我(真自我);后者是以别人的感觉构建的自我,即虚假自我(假自我)。

虚假自我的形成,既可能是父母的意志太强,一贯地逼迫孩子在各方面听自己的,也可能是父母自己的世界崩塌了。他们的自我兜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负面情绪喷涌出来,将自己、家庭和孩子都淹没了,使得孩子尽力用自己小小的心灵去容纳、消化和处理父母的情绪,于是无暇顾及自己的感觉。一旦形成虚假自我,一个人就太容易考虑别人,本能地服从别人,从而严重地失去了自我。一个孩子必须能将“我”的感觉展现在这个世界上,才有存在感,即“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养育孩子,得养育出孩子这种基本感觉。考虑别人的感受和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这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既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又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是自然而然的高情商,属于比较完善的人格。但以别人的感觉为中心,就是失去自我。

失去自我的人很难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很难得的智慧。这意味着,你和当下的一切在一起,与当下的存在,包括你自己,建立了全然的联结。这也意味着你接纳了一切。它的对立面是拒绝当下,最严重时会出现所谓“双重束缚”:你既不能在这儿待着,也不能在那儿待着;你既不能A,又不能-A。甚至会是,你不能待在任何一个位置上。例如,有一个来访者,当他每个月的收入是八千元时,他觉得工资低了。可当他的月收入是一万元时,他又觉得高了。而如果是九千元,他还是觉得不对。总之,他好像觉得怎么都不对。

这会让人这样理解:你的自发性绝对是错的,选择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不可以。

有时,这是因为权威的否定。例如,很多人会发现,他们好像无论怎么做,父母都不会认可他们,总能找到对他们批评和攻击的理由。这里面藏着一种感知——你完全符合我们的愿望就可以了。可问题是,父母也是这种人,他们也不能接受自己待在任何一个位置上。

这就好像有死神在追赶着你,你不能选择在任何一个位置停留。选择了,就会固定下来,然后死神就可以抓住你,攻击你,杀死你。

这是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如果不是做咨询做得深入,我真的理解不了这种感觉。同时我也发现,我身上其实也存在着这种感觉,如既不能穷,又不能富,还不能是中产阶级……

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育孩子,其实最好是鼓励孩子自由选择,即尊重每个个体、每个家庭的自发性,可以鼓励和支持,但不要轻易使用惩罚措施。惩罚措施,就像死神的隐喻。

也许这种感觉从根本上是对自发选择的否定。

哪儿都不能待着的底层逻辑是,我希望我的选择百分之百完美实现,于是,我就不能做任何真实的选择了,因为一做,必然就有错。这会引出一种怪象:我不去做选择,但我管制你的选择,同时又可以不为这种管制负责。这时,就有了管制的自由。

因此,你会看到,自己的人生一塌糊涂的父母,在管制孩子时常常非常霸道。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为管制负责,而一切过错都该怪到孩子的选择上。如果这种父母明白要为他们的管制负责,他们立即就会不管控了。

当自发性荡然无存时,你会感知到你不是你自己,你无法认同这个没有自发性的假自我。这时,你会做出一系列看似无序、低效的行为,就是为了不被这个假自我控制。例如,拖延、迟到、记性变差等。

6 集体性的假自我

集体主义群体中,你必须低调,除非以一种方式高调——成为好人,即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别人。只有这种舍弃自我的高调才被允许,其他个性化的高调都会被讨厌、被打击。因为集体主义只允许集体性自我存在,个性自我意味着对集体自我的挑战和背叛。

消灭一切个性,才能形成完美共同体。所以,个性是共同体的敌人。看来罗素那句话真是深刻啊——“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所谓“参差多态”,其实就是个性化。每个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伸展,在没有伤害到他人的情形下,他有做自己的自由。 自由了,就会自在。自在了,就会幸福。说来说去,还是那个意思—— 你可以做你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或共同体控制。

没形成个性化自我的人,独自存在时会感觉到破碎,所以必须归属于一个集体。“我”由此就归属于“我们”。“我们”即一个群聚性自我,当万众一心时,这个集体会非常有战斗力,道德水准也会很高。大家都会维护这个共有的“我们”,但会排斥个性化——这有瓦解“我们”的可能,所以会是千人一面。

每个“我们”刚形成时,都像一个理想的共同体。但人必然是有个性与私心的,这一点越来越强时,“我们”就会瓦解,然后散落成一个个“我”。这时,道德会严重滑坡,即“我”不再捍卫“我们”。

道德较稳定的人,是有个性化自我的人。而从“我们”瓦解出来的“我”,他们的世界,其实分成两部分:我与非我。谁没和他们属于同一个群体,就会被他们视为非我。而对待非我,他们觉得怎么做都不过分。

自我发展水平较低的人,心灵是破碎的,所以最想与人构成一个集体性自我;自我发展水平较高的人,心灵较完整,所以对集体主义有各种抵触,但在集体主义运动下,他们容易被碾碎。前者在新集体构建后有道德感,但不稳定,而后者会有较稳定的道德感。

一些集体主义运动也有其可取之处,甚至在《狂热分子》的作者埃里克·霍弗看来,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都有集体主义运动推动的作用。只是,好的集体主义运动不能将其主张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即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害个人权益。

7 裸身梦和虚假自体

裸身梦,即梦见自己在公共场合没穿衣服,或敏感部位的衣服没穿好。

例如,我经常梦见自己一丝不挂,有时候是在公司,有时候是在学校,还有的时候是在开会。十几年来没停过。

这种梦,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性。的确与性有关,但更直接的理解,是对呈现真实自体的羞愧。

这种梦中,很特别的一点是,只有你注意到自己没穿衣服,并为此很羞愧,但别人都没注意到。

如果真是和性有关的梦,会和诱惑有关。那么梦中,你不仅光着身子或部分裸着,还会被别人注意到,并且别人有被诱惑到的感觉。

但是,通常的裸身梦中,别人是注意不到你的,所以没有诱惑。在这种情况下,裸身梦是对真实自体的羞愧。

简单讲一下“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

自体即self,而自我即ego。前者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我”,后者是头脑自我。

如果一个人真切地把“我”感知为身体和头脑的整合体,那这就是真实自体;如果一个人基本上把理性的思维视为“我”本身,那就是虚假自体。

简单来说,脱离了“身体”的自体,就是虚假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觉得“身体”充满羞愧,这就是“裸着身体的梦”的直观理解。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太懂事、太文明,就意味着活在文明的条条框框中,而失去了他的身体,这是巨大的缺失。

之所以失去与身体的联结,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动力——自恋、性和攻击性——都有生物性,都和身体有关。

一个人之所以形成虚假自体,是因为太多时候,当发起生命动力时(这时都是渴望在关系中被重要的他人看到),没有得到回应,即没有被看见,于是这次经历就化成了羞耻。这种经历太多的话,我们就会倾向于把真实自体隐藏起来,不再渴求被看见,但潜意识中这份动力还是非常强烈的,而“没有被看见的真实自体(身体)”就充满了羞愧。

人最难承受的一种感受,是自体虚弱带来的羞耻感。例如,你对一个人很好,那个人却无耻地利用你,并羞辱了你,而你不能很好地还击并保护自己。这时,你会觉得自己很虚弱,同时也会斥责自己怎么这么愚蠢!这种心理如果不能化解,一个人就会走向黑暗,甚至成为黑暗,因为黑暗会让自己貌似更强大,至少更会自保。

怎么化解?办法是,淬炼自我,增强自我。想爱的,好好去爱;要恨的,狠狠去恨;要报复的,在做好自保措施的情况下,运用一切智慧去报复。同时,提升觉知,认识这一切。总之,增强自我。

感觉,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明。当你的感觉处在严重被压抑的状态时,你就会去寻找特别在乎他们自己感觉的人,围着他们的感觉转。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转,即会形成虚假自体。不过,虚假自体在我的理解中,不是因为你把别人的感受视为自己的,而是当你远离自己的感受时,你会把头脑视为自体,头脑自体即虚假自体。这时,你容易感觉到被剥削。可同时,对方执着于感觉,也部分激活了你。除非你活出自己的感觉,否则这种矛盾会一直持续。

当你的自体有身体感受积极参与时,你的行为就会根据体验(机体感受)而直接做出。这不仅速度快,而且更忠于你的内心。当你的自体远离体验而依靠头脑时,你做出反应就有赖于头脑做推理。可是,再牛的头脑,一旦进行推理时少了一些关键因素,那么看上去逻辑再完整、再有道理的推理也是有大漏洞的。并且,头脑推理总是会慢。

活在头脑中时,自体就是虚假自体;活在感受和关系中时,自体就是真实自体。头脑或理性,真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因为感性和情感太容易偏狭,所以我们会喜欢头脑或理性,可理性很容易编织一层迷雾,让我们陷入其中,而我们还以为这叫“真实”,乃至“真理”。

过度使用头脑的人,也可以叫作“假自体”。本来,自体应该包括身体、情感和头脑,但在把头脑当作自我时,自体就成了假自体。如此一来,人们就在头脑中完成了爱恨情仇,乃至一切,这是孤独的、低烈度的、自恋的、非真实的。

有两种存在:你头脑编织的存在,它使用的词语是“应该”;真实存在,它使用的词语是“是”。当不断用各种“应该”编织你认识的世界时,你需要提醒自己:我很可能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中。

动不动就觉得烦的人,很可能是活在头脑自我中的人。所谓“烦”,就是觉得真实世界的刺激干扰了自己的头脑和自我的掌控感。这种烦,还是来自婴儿的感知:对于孤独的婴儿来讲,多数刺激都是过度刺激,都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8 假自我形成不了存在感

最可怕的感觉之一,是不存在感。而最美好的感觉之一,是有存在感。有一女子说,有一刻,她突然感觉她的灵魂回到了自己身上。那一刻,她有了存在感。随即,她第一次想,“我足够好了,不需要变得更好了”。此前,她觉得自己活在无穷尽的痛苦中,而原因是她总在关注别人如何看她,她的灵魂也寄生于此。

这样的人缺乏爱,缺乏存在感,还将自我寄生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上。孩子不离开父母,而且无条件地认可父母,以此给缺乏存在感的父母表面的存在感,但代价是孩子失去了自我。存在感最初源于爱,最终是找到自己。假自我再完美,也形不成存在感。

用假自我建立关系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假的,自己以此构建的关系也是假的,因此想毁掉一切。对方却未必,对方可能拿出了真心,并投入了真感情。并且,真自我与假自我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假自我行使诱惑时,真自我也同时存在。

关系中,我与你互为镜子,我想从你这面镜子里看到我是好的。当没有信心时,我就会通过讨好、性感、权力、依赖等方式诱惑你对我好。但真得到时,我却会怀疑你是假的,因为我是假的。

所以,我们必须勇敢,拿出真实的自己,投入关系中。我们也必须有耐心,给对方自由,信任对方的自发反应。真爱,发生在我与你的自发反应中。

9 将他人视为自身的一部分

对外部的评价太过敏感时,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问题:别人的评价在不同程度上定义着你是谁。并且,若自我太脆弱,你的反应就只是对别人评价的一个回应而已。你对评价你的人做工作,是想让他修改他对你的评价,以此来改变你对自我的定义。

太在乎外部的评价,是还处于这个阶段:外部世界定义着你是谁。更高的阶段是:你可以反过来定义这个世界。这时,你的内在就是一个丰盛的内部世界,外界的信息通过你的内部世界时,会被吸收和转化,转而发出你的声音。

自我不够成熟时,会忍不住想和“流经”自己的一切声音较劲,会想如何处理、转化或内化这些声音。仿佛自我即世界,世界即自我。这是很深的自恋。若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生活,就容易有这种倾向:他想经营这个世界。

很多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苛刻的批评者。最苛刻的内在批评者,源自对现实生活中一个超自恋的重要他人的内化。这个人一直在盯着你,视你为他自身的一部分,要你按照他说的去做,而且非常绝对,你没有腾挪的空间。你若不按照他说的去做,他会超级愤怒,要么严厉地攻击你,要么他自己很受伤。这都会对你造成极大的压力。

同样地,我们需要觉知自己是不是将身边的人视为自身的一部分,绝对化地要求他们必须听自己的,否则就会暴怒。若觉知到这一点,就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给对方一个腾挪的空间。否则,我们跟他们的关系就容易变成对对方的反应超级紧张,而且彼此都容易爆发强烈的愤怒。

自我觉醒,自我觉知,可自我是谁?你是否清楚你是如何定义你自己的?首先,我们都需要一面镜子。普通的镜子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脸,心理上的镜子则定义着我们是谁。我们需要远离坏镜子,找到好镜子。更重要的是,认识到镜子对自己的定义,然后打破它,从而获得自由。

很多人生的挫败,如失恋、丢掉工作、离婚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难熬,除了事实上的困难外,将这些失败归因于“我是不好的,所以才会有这些遭遇”也是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这种现象很常见,甚至是关键原因。一旦放下这种归因,挫折商立即就会大幅提高。挫折商高的人,他们会做内归因,但是就事论事,绝不是自我否定。

由巨婴(成年婴儿)组成的关系中,容易有严重的人格碾轧,即某巨婴会把问题全归在别人身上,而且一定会夹杂着人格上的强烈攻击。一旦发现这些人格上的攻击,要知道这一定是对方有问题。所以说,任何轻易在人格上羞辱别人的人,都是自己的人格发展水平不够高。

敏感有两种:一种是敏感地觉知到自己和别人,但自我不动摇;另一种是敏感地捕捉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好或坏,会引起自己内心的极大动荡。后者,即从别人的镜子里照见自己是谁。并且,多是关注别人的负面反应,于是总在惶恐不安中。

心理皮肤未构建好的人,严重时会到这一地步: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远远走过的路人,其只要咳嗽一声、皱一下眉头,都会认为他被自己惹得不高兴了,自己真讨人厌!其逻辑是:我发出声音、表达欲求,映照在别人的镜子上,别人不高兴,所以我的声音和欲求是错的,我是错的。

我发出声音、表达欲求,别人之镜子给出回应,我以此来判断我的声音和欲求(活力之展现)是对还是错。这是极为根本的东西,我们都是在这种定义中长大的,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自我”。若有好的回应,我的活力就会被肯定;若有坏的回应,我的活力就会被否定;若无回应,我的活力都不值得存在。

完美主义有两种:一种是碰触到了事物的本质,觉得非得如此表达才对;另一种是自我未成形之人,他会觉得他发出的声音与镜子的回应都得完美,才能确保其自我是对的。怎么破?第一,找好镜子;第二,破掉坏镜子对自我的否定;第三,破掉坏镜子本身。再者,常对自己说:“我是好的。”

10 只有目标综合征

你要追随你的心,而不是追随一个目标,除非这个目标是从你自己的心中生出的。

有一种病,姑且起个这样的名字吧——只有目标综合征。这种综合征的核心特点是,一个人想让一个又一个目标充满自己的所有时间。他们不断地树立目标,而在树立目标和目标实现之间,则被焦虑充满。

焦虑都通向死亡。他们的焦虑是,有各种敌意力量在攻击他们的目标。因为没有核心自我,所以他们的感知是,“目标是我树立的,目标就是我,我就是目标。攻击目标的敌意力量的来源,就是我的敌人,必须和它们作战”。作战的过程很微妙,总之可以归结到一点上——目标必须实现,否则自己就输了。准确地说,是自我就死了,至少是死了一次。

虽然同为只有目标综合征患者,但有的人不断地证明了自己,可还是被焦虑充满,有的人则干脆不去树立真实的目标了,这样就可以免于被击败、被杀死,但他们一样被焦虑充满。

如此焦虑的人,本质上,他们的世界里空无他人,只有他们自己。他们感知不到真实的他人,也很难感知到他人或客体的善意。他们永远在战斗和防范,所以只能紧张着。

他们一样是陷入全能感中,觉得目标一推出,世界就必须给予绝对正面的回应,即必须得实现。否则,就是有魔鬼在恶意对待自己。魔鬼首先是他们自己内心产生的,即当受到阻碍时产生的自恋性暴怒。

虽然魔鬼首先是内在产生的,但对他们而言,外在世界的敌意是如此真切,而且他们和敌意力量只能是你死我活,所以他们必须绷紧了神经去战斗,而不敢和外界的敌意力量建立关系。

这种焦虑症的疗愈方法是,去感知别人的善意,能打心眼儿里感觉到被别人爱与接纳,然后自己也就可以接纳对方了。也就是说,可以和对方建立联结了。

到了这种时候,才可以说是活在当下。活在全能感中的人,常常觉得自己可以活在当下,但那往往是幻觉。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就会突然发现,原来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有过程存在,自己也可以享受过程了。而且,过程中竟然有如此丰富、饱满的感受存在,太奇妙了。原来这才是生活,这才是活着……

写到这儿,我再次感慨,那些看起来特别简单的词语,其实人们能真正感知到都不易。例如,时间感、空间感,还有所谓的“享受过程”,都实在太不易了。

当然,如果你已经能很好地享受关系,能和当下的各种事物建立联结,那享受过程对你来说就太容易了。你很难知道,这对有些人来说是何等奢侈。

11 你是环境的响应器,还是主动的创造者?

在关系中,你是环境的响应器,还是主动的创造者?环境的响应器,即我所做的都是在回应你如何对我。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原因是,我最初发出的声音,必被善意回应。如果没有,我就很羞愧,很愤怒。于是,我收回自己的声音,而心中的不满,或者表达,或者不表达,但我远离你。

主动的创造者,有一个清晰的意愿——希望关系朝一个方向发展。我向你发出声音,即便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回应,我仍会持续地传递我的热量。如此一来,关系就有可能朝我想要的方向发展。历史大事中、各种爱情故事中,都可看到这样主动的创造者。

是环境的响应器,还是主动的创造者?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无回应。环境的响应器会对无回应很敏感,并很容易将此理解为对方有主观恶意。但这多是误解,对方未必有恶意,甚至都不是无回应,而是我们发出的信号太弱,连自己都未必能接收到。

主动的创造者则在面对无回应时仍保持主动,并很少将对方的无回应理解为恶意。并且,主动的创造者能站到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也减少了误解与敌意。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者会忽略对方的拒绝。这时,偶尔也能创造奇迹。

一个人之所以是环境的响应器,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自我,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围着他人转,他人的回应决定着他的自我的生死。当一个人形成了真正的自我后,就可以成为关系中主动的创造者。

12 自我的疆界

控制的范围,即自我的疆界。控制感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所能延伸的空间。一个人的自我能延伸到何处,取决于控制感的范围。一个人生活得太简单、太宅,常是因为他的控制感只能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发挥作用。进入大的空间,会让他失控。若你身边有一个超宅之人,你会难以理解,为何他不出门、不交际、不尝试任何新鲜事物,如吃饭一年不变样。你会做许多尝试,想把他拉到更大的世界里。你以为这会很容易,却发现这简直不可能。因为对他而言,任何新事物都会带来失控感,而这会让他的自我有瓦解感。控制的,是什么?失控的,又是什么?是想象中的外部世界的敌意和自己内心的敌意。

超宅的人,若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必做细致的规划,尽可能想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形与对策,以此形成控制感。但一旦失控,他就会觉得外界看不起他,而他也容易对外界产生敌意。敌意即黑暗,失控即坠入黑暗中。

13 内聚性自我

全能自恋是和共生、混沌联系在一起的,健康自恋则和分化、边界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受全能自恋支配时,连最基本的“我是我,你是你”这个分化都没有完成,于是出现了极端对立:要么彻底自私,要么彻底无私。而从全能自恋发展到健康自恋的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人形成了真实自我。准确的表达是,形成了真实自体,也可称为“内聚性自我”。

其实,这关乎生死问题。形成内聚性自我后,一个人就确认了一点——“我是可以基本存在的”。确认了这一点后,一个人就会在乎整体,而放下对局部包括细节的纠缠,也能接受细节或局部的挫伤。即在细节和局部上,“我”的意志可以失败,可以死去,因为“我”的存在得到了确认。

没有形成内聚性自我前,一个人会觉得每个细节上的“我”的意志就等于“我”自身。在一个细节上受挫,就意味着“我”会被杀死。 所以,我要偏执地追求我的意志不被挫伤,哪怕这个细节琐碎得不得了。

例如,公交车上的那些“疯子”,因为错过站点,或零钱没找对之类很琐碎的事情,对司机进行打骂,甚至去抢方向盘。他们这样做,是要确保自己在这个细节上是对的,是可以执行自己的意志的,那样他们才能感觉到生。否则,就会感觉到死。他们把一车人,包括自己,置于死亡边缘,本质上是为了避免自己在一个细节上的意志死亡。

所以,不要片面强调自我牺牲,鼓吹绝对的无私了。人,从婴儿开始,必须先确认自己的意愿基本上是可以实现的,然后有很多个这样的细节出现,最终确认——“我是基本可以存在的”。这样,就可以从原初的、极端的全能自恋过渡到健康自恋。

人需要从满满的自恋开始,从照顾好自己开始,需要带着自己的意志积极地参与到这个世界里,去博弈,去爱恨,去体验成败得失,让自己的生命体被锤炼,被淬炼。然后才能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人性化的灵魂。

如果一开始就教育一个人必须牺牲自己,反对他的自私,那他就无法形成自我,于是一直停留在全能自恋中。这时,无论他看起来是无私的还是自私的,他都是极其幼稚的。

分化是和拒绝连在一起的。拒绝表示:我是我,你是你,那些混沌共生的愿望不能满足。如果孩子对父母的情欲渴望不被满足,那么就由此分化出了亲情和爱情。同样地,在咨询中,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移情不被满足,也会导致分化。

分化非常重要,先分化出你我,然后分化出各种概念。例如,在有的家庭中,孩子很大了,一家人仍半裸甚至全裸相向。他们会说:“都是一家人。”这就是一个混沌、共生的概念还没分化:一家人分男女,也有性诱惑。

情感与性,必须完成各种分化。有的人一旦与另一个人建立了好的关系,就立即想建立终极关系,这也是混沌、共生。但当情感和性逐渐分化后,我们才会明白,好的关系有太多种表现形式,只有极少数关系能走到性与爱结合的地步。

美国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挫折商的概念,他将挫折商分成四个因子:控制、延伸、归因和耐力。控制,即不管挫败多大,我都觉得我能控制局势。延伸,即挫败感会从失败事件延伸到其他方面。归因,即内归因和外归因。耐力,就是我们常说的耐力。

耐力最重要,可耐力取决于归因的智慧。内归因即归因于自己,外归因即归因于环境。高挫折商的人容易内归因,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感觉:我要为改善局面而负责。归因,但不归罪,既不归罪于自己,也不归罪于别人。

归罪,即事情做不好,是我不好,或环境不好。本质上是要找到破坏了这件事的罪人(坏人),把他(或它)灭掉。一个人必须“超越”这种感觉,才能正确归因——找到导致挫败的真正原因,从而让事情得以改进。

归因而不归罪的人,是形成了抽象的内聚性自我,可以在挫败感中幸存。没形成内聚性自我的人,每次挫败都让他们觉得“我”被杀死了。所以,关键是形成一个坚韧的自我,这是一切的前提。

14 核心自我的诞生

有人做什么、要什么,都想达到完美,有人则知道分寸。比如在恋爱中,有人只要看到条件好的人就会迷上,但有人则会清晰地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自己。又如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人是有重点、能聚焦地学习和工作,有人则恨不得每一方面都强,甚至最强,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前一种人,在相当程度上还活在被全能自恋支配中,要的是“神”的境界。后一种人则有了清晰的自我,因此他要的,就是“我”这个人想要的。

从混沌、共生中分化出一个“我”来,这是分化的开始,而后分化会越来越清晰,“我”的构建也会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至少要知道,什么都要最好的,这个时候,你的还没诞生。当能有分寸、有尺度地要适合自己、让自己舒服的东西时,就意味着“我”诞生了。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核心自我诞生前,你像是环境的响应器。你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就会极力调整自己,以争取做到该环境里最好的。一旦核心自我诞生了,环境的变化会激发你的反应,但难以动摇你的根基。你也由此有了从环境中跳出来观察的能力与一份从容。

若母婴关系足够好,即妈妈不与孩子长时间分离,总在孩子身边,且对孩子有敏感的回应,并能包容孩子的情绪,还能守住界限,那孩子在三岁时就可以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独立自我的雏形。足够好的母婴关系可简化成两点:带有共情的回应,好的容器。

核心自我能否形成,常取决于关系的质量。若有一个温暖且有良性互动的稳定关系,你会感觉到你的心灵在迅速成长。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不再被外在环境中的苛刻评价所左右,那就意味着,你终于有了自我。

孩子——特别是婴儿的世界很容易坍塌,就连饼干碎了,孩子都可能崩溃。这时,父母的共情很重要。有时,父母只要说出孩子的所感所想,孩子就会平静下来。同样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绪包容力,即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的崩溃而崩溃,并要求或攻击孩子,让孩子自己平静下来,而且一直稳稳地站在孩子身边。

“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有一个核心自我稳稳地站在那里。”这是心理学家科胡特对健全自我的一个说法。这个核心自我可能来自对父母的内化。若孩子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此时父母能带着情感稳稳地站在孩子身边,那么,孩子就可能将父母的形象内化,而获得健全自我的基石。

父母若是很容易崩溃的巨婴,那么当孩子崩溃时,他们也会崩溃。这时,父母就会要求孩子自己稳定情绪。还有更糟糕的是,父母自己崩溃时,反过来要孩子来稳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虚假的稳定感。毕竟,这种稳定感是孩子级别的,它过于僵硬。健全自我,是既稳定,又有敏感的回应。

15 主体感

世间只有一个你,你不能失去“主体感”。如果你的人生总是被动的,你便失去了主体感。重新找回主体感,关键在于选择时,要有这种感觉——“这是我的选择!”你主动做了选择,而不是为了别人好或迫于别人的压力而做这样的选择。

不过,要真能说出“这是我的选择”这句话,首先需要学会说“不”。

“不”是如此美妙,不要急着说“是”。充分享受这份美妙后,就可以带着主体感说:“这是我的选择!”

因为某个人,所以我不能做某个选择,或去做某个选择。如果常这样想,很可能是你已失去了你的主体感,或不敢呈现主体感,所以要假借他人的名义,去做或不做某个选择。

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尊严,也是主体感,是生命力昂扬的一种体验。当能很好地体验到这种主观感觉时,客观物质世界上的一些体验就不那么迷人了,如物质享受、地位等。物质享受和权力,本来也只是为了保证这种感觉的。在一个社会中,当“有尊严地活着”这条路被阻断后,人就容易滞留在客观物质与权力层面,像虫子或低等动物一样活着,并且脊梁总是弯着的。而挺着脊梁的人,他们的脊梁也只是相对挺拔。

16 哪里有问题,一切都是存在

总有人期待解决问题,其实哪里有问题,一切都是存在,需要觉知的存在。

所有关于人的问题,都是人性的表达方式的问题。越是了解这一点,就会越不知道何为问题。试着让那些看起来很糟糕的体验自然流动,同时放下对好坏、对错、高低的评判,会发现所谓“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美妙。心灵如星辰、大海一样充满奥妙。

那些你一直克服不了的,甚至与之斗争了一辈子的毛病,不如试试,给它们一个空间,让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彻底放纵一下这些毛病。例如,你一直有拖延症,那么,不如试试,找一个时间段(如一周),让自己彻底拖延一下,绝不逼迫自己做任何事。

你身上的任何一种人格特征,都有其深意。通常,我们痛苦的是,同时有两个甚至几个声音在同一个时空里打架、较量、纠结,那不如试试,分别给每个声音一个纯粹的被容纳的空间。

17 真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的需求是特异性的。有假自我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他们就要大家都要的,但希望自己要得更多、更好一些。高考的独木桥现象,就是因为有假自我的人只知道有一条大家都走的路可走。

前文提到过,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他人的感觉而构建。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寻求别人的感觉,并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他为别人而活,他的身体是别人的奴隶。假自我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存在,也就意味着,“纯净的,但与身体没有联结的真自我”一样也普遍存在。这就导致了一个悖论:我们苟活在互害型社会,却期待着绝对的好人——完全没有沾染欲望(与身体脱离)的纯粹的好人。

18 逃离真自我

我们会想出很多种微妙的方式来逃离真自我,因为若真自我不曾被看见,那么展现真自我就成了羞耻或危险的事。印象最深的一个意象,是一位男士常梦见一个巨大的、无敌意的人,这个巨人一旦被人们发现,人们就会蜂拥而上攻击他,直到他倒地。这个巨人,即他的真自我,也就是性欲、活力、能量或感觉的集合体。

真自我(我们在每件事中的感觉与活力),若被看见、被祝福,就可转化为热情。若不被看见,那么它要么不敢呈现,并因为想呈现而感到羞耻——“都没人理你,你还总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让人看,你有毛病啊”,要么呈现时充满绝望与愤怒,如绿巨人。

灭掉性欲(至少灭掉性魅力),灭掉攻击性,也灭掉情绪与火热的情感,而徒留一个好人外壳的人,这是最常见的逃离真自我的方式之一。真自我是危险的、可怕的,而好人则是被认可的。以此保留了人际交往能力,却失去了活力的内核。

还有一些不那么起眼的逃离真自我的方式。譬如,多位来访者会习惯性撒谎,多是无伤大雅那种。最严重的,简直想在任何一件事上撒谎。我们如果去觉知,会发现他们是为了让呈现给别人看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别人就伤不到真实的自己了。

19 自我观察与自我觉知

一个人能做自我观察,其实是因为他内化了一面镜子,而这个内化的镜子,也就是最初能向他提供善意或至少能对其中立观察的人。必须澄清的是,自我批评不是自我观察。自我批评,特别是苛刻的自我批评,只会扭曲自我观察。而它的源头,是在对其进行苛刻攻击的养育者或其他重要人物那里。

有效的自我观察,需要有一个容纳事实与感受的空间,即头脑与心的观察。不急切地扑到事实与感受之上,而是既在其内全然体验,又在其外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观看,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观察。

如果没有观察空间,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主动且强烈地邀请你对我进行评价,彻底否定或者完全肯定。这时的你,不再是你,而是和我共生在一起的。并且,一件事做好了,我就是好的,一件事做错了,我就是坏的,没有中间地带。

没有观察空间还会引出这种情形:请立即给我提建议,告诉我事情该怎么解决。因为事情分好坏,好与坏甚至决定着我这个人是否有存在的资格,所以必须立即解决这件事情。此时,被寻求建议的人会有巨大的压力,似乎也没有了腾挪的空间。

所以说,比起高明的评价、正确的建议,觉知是最为重要的。觉知是带着理解与接纳的,并且觉知对象主要是一个人的感觉。觉知,而非评价与建议,才能发展出一个空间来,让感受背后的能量在这个空间里得以流动,并与其他能量联结,这即是一种疗愈。

20 扩展你的觉知

谁都不知道你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甚至连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所谓“人生”,就是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展现在外部世界里的样子吧。而这个声音,头脑意识到非常不易。太多时候,你就是模模糊糊地信任自己的感觉,跟随内心的声音,直到它几乎彻底显现到外部世界里,你才意识到,“噢,原来我的内在是这样的”。

也许文明的发展,不是为了确认何为野蛮、何为文明,何为正确、何为错误,而是一直在发展对全部存在的认识。当强烈地否定一些事物,并不想探寻它们时,即为野蛮,是文明的反方向。

荣格说,在活着的时候,务必一直不停歇地扩大觉知的范围。个人的生命如此,集体的生命也有同样的逻辑吧。不带评判的觉知,最能扩大认识的范畴。

每个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往往就是他内在心灵所能呈现的最佳状态。这就引出一个推论:在你的内在心灵状态没有得到改善前,如果你只是使劲地改进你的外在生活状态,那这种改进就未必有效。甚至,对别人而言的好东西,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毒药了。

觉知是为了流动。否则,觉知会成为“贴标签”式流动,即我发现我有这样的特点,我继续体会它,看看它还会如何。甚至说,一切理论与文字都是虚妄。文字只是一种说法,目的是引出你的感受,让感受流动。

21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要想有真自我,就要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让你的心、你的感觉指引你的人生。可是,对于自我太破碎或自我未成形的人来说,尊重自己的感觉就等同于孤独。他们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时,会看到一片荒凉或黑暗。所以,他们要去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以此来逃避孤独,找到可怜的存在感。

没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时,就容易将自我寄托于一个外部的事物。许多女性都感觉到丈夫最不能碰的底线,就是他的父母。若说他父母的缺点,就是“犯了天条”。这不仅是愚孝的问题,也是内心空洞、外在僵硬的他将原生家庭当成了自我。内心越脆弱的人,越容易远离自身,而将自我寄托在外部世界。内心越脆弱,就会导致他越极力地去维护他的外部自我。如果太太或女友挑他父母的不是,他就感觉自己脆弱的自我被攻击、被否定了,所以要极力地去捍卫。这样的男子,他的原生家庭成员会抱团,会形成小团体。

小团体的核心,常见的是妈妈,而家里强势的孩子则和妈妈绑在一起,构成一个自恋小团体。这个团体会制造出这样一种感觉:家里的所有功劳,都属于他们;家里的所有错误,都属于别人。特别是媳妇,因为是外来人,所以很容易被排斥、描黑、攻击。

尊重自己的感觉。因为感觉发自内心,遵从了感觉,心就获得了自由。

22 找到真实的自己

多少人是混混沌沌长大的?没有真正的生命教育(如如何爱自己、爱他人),没有性与爱情的教育和榜样,没有被教导尊重自己的感觉,也没有学习一些必要的生命哲学,就是活着。而最明确的就是要挣钱和出人头地,然后就是像大家一样活着。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要大家都想要的,以此作为标准。并且,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渴望多要一些。所谓的“攀比心”,该是这样来的吧?

自我是一切的开始。太多积极的行为,是因为我说了算;太多消极的行为,是因为你说了算,而我不能失去自我。虽然人人想追求幸福和利益,但如果代价是严重失去自我,我们就宁愿不要。

一个人的自我该是这样的整合体——发达的头脑、敏感的身体和饱满的情感,即身、心、灵的整合体,这时的自我是真自体。但当一个人太依赖头脑时,身体和情感就被“剥离”了。这个人的自我就主要剩下了头脑,以头脑为主的自体就是假自体。有真自体的人,你能感觉到他的饱满,而有假自体的人,你能感觉到他的干瘪。

健康的自我,有自信,有热情。自信,是能量可以很好地流向自己;热情,是能量可以自如地涌向别人或其他事物。是否同时有自信与热情,是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是否健康的简单标准。譬如我自己,自信尚可,热情就不足。而有些对事物的热情尚可的人,做什么都上瘾,但回避人际交往。不过,人际交往中的热情更能反映本质问题。

接纳自己!悦纳真我!——这些道理你都懂,可为什么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你首先得认识你自己,而认识自己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认识自己,必然碰触那些痛苦,特别是伤及自尊的痛苦,这是最难的。

如果感觉自己内心破碎不堪,自己的人生也很不幸,如何破解?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认识自己;第二,在一个有爱与接纳自己的环境中认识自己,至少有一个爱自己与接纳自己的人。少数极其不幸的人可单独完成自我认识,但多数人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认识自己。专业的心理帮助很重要,在生活中寻找温暖也很重要。

把真我隐去,以假面具面对世界,真我就躲避了攻击、非议和挑战,但也因此失去了淬炼的机会。

我们太急着解决问题,然而,没有问题,都是人性的展现而已。让所谓“问题”得到理解,让有问题者得到支持,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演化”。在得到理解和接纳的情况下,最好的演化就会产生——一个人得以成为他自己。

最好是,人一直在遵从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路上有理解、陪伴、支持,而不是各种对你的期待,对你的控制、干涉和塑造,甚至“强力打断”。最好的人生,都是指向成为你自己。当然,现实世界会有各种入侵。这时,请谨记按本心走自己的路。

23 生与死的隐喻

生与死的隐喻,藏在各种生命的细节中。例如,如果只在乎结果,那么你其实是在避免死亡焦虑。结果如你所愿,你就感觉到生;结果不如你所愿,你就感觉到死。并且,结果即便如你所愿,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所以即便享受到生的感觉,也很短暂。

相反,如果你能享受过程,体会到过程中与外部世界万事万物的联结,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能常常体验到活在当下的感觉,那就会完全不同。

在普通层面上能体验到活在当下,是因为你确认了你的“我”是可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即一个抽象的、心灵层面的自我有了存在感。这种存在感的确立,让心灵不再时刻挣扎于“我”是生还是死的焦虑中,而有了余暇去打开心灵,体验一切。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可生死的隐喻无处不在。最基本的生死感是,你发出一份动力:它得以实现,即为生;它没实现,即为死。

然而,死和生一样重要,你需要体验生能量,也要体验对死能量的把控。例如,你发出一份动力,如果它的确太不现实或不合理,你也可以主动让它死掉。

人很不愿意控制自己。所谓“控制自己”,就是克制自己的动力,让它死掉。如果克制成为生命的一种基本色调,那意味着死能量在彻底把控着你。然而,如果可生的时候生,须死的时候死,这样掌控(或顺应)生能量与死能量时,人就活得明智,且更为自由。

未酣畅淋漓活过的人,即被死能量“憋住”的人,试着去释放你的“洪荒之力”;被欲望淹没而不自由且时而作恶的人,试着去接纳死能量,顺应它。

还有一个道理是,如果只追求生能量,而屏蔽死能量,那么你之外的世界会提供死能量给你。这时,你的体验会是,外部世界把你灭了。但这也可能是你的内在追求死能量时,投射到外部世界的结果。

生死隐喻可以这样想,头脑与身体的关系也一样。当头脑与身体割裂时,头脑貌似高高在上,但头脑和身体其实一样重要,它们同时存在着。

生命终究是一场体验,但需要借助头脑的思考,这场体验才可能完成。

每个愿望的实现,即是生;愿望的失败,即是死。如果你太容易体验到你的愿望总是死掉,那么你就可能不再“发起”愿望了。

这也可以反推:那些很少“发起”愿望的人,都曾经遭遇过愿望的无数次死亡,于是获得了这样一种感觉——我的愿望基本上是不会实现的,然后就不再“发起”愿望了。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就试着去“发起”小的愿望,让它们一一实现,再努力去实现大的愿望。不过,生命一直处于半死寂的人,他们往往需要最大的愿望或者挫败来唤醒,例如爱情,或者巨大的危机。

让一个事物生,并且越来越强,这不容易;“杀死”一个事物,或让它越来越弱,这容易。放到自己身上也一样,实现一份愿望并让它强大,不易;主动“杀死”自己的一份愿望,虽然会有伤自恋,但很容易。

有人会玩这种游戏:我不敢追求愿望,我诱惑你为我着急,于是这件事就成了你的一样,然后我再“杀死”它。并且,看着你吭哧吭哧为我努力,而我一下就把它毁了,这显得我强你太多。哈哈,不要太爽。所以,助人者不要把对方的事弄成跟自己的一样。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身体是灵魂的居所。冬天里,如果你特别怕冷,不妨去好好感知一下你的冷,因为它可能是心冷。如果将心的冷“破”了,怕冷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大改善。咨询中,无数次体验到来访者在情感的冷暖中转变时,身体同步在感受冷暖的转变。身与心,有无比微妙的联系。

我发出情感、情绪、欲望与声音,这就是热情,它是热腾腾的。如果得到了回应,等于这份热度被确认,因而“热”保持了下来;如果没有回应,我就会感觉我的热情撞到了“冰冷”。如果我不自信,就会相信这份“冷”,于是自己的“热”就变成了“冷”。

人非常敏感,任何一种存在都非常敏感,特别是孩子与恋人。我们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有质量的(有回应的)关系,恒定地存在着、持续着,以此在这个关系中学习到热情(活力、生命力)是可以持续的。

无形中,你或许会形成这样的意识:头脑比身体高贵,身体是鄙俗的。但是,其实身体远比头脑重要,而且身体也比头脑可靠。譬如,所谓“共情”,即设身处地地感人所感、想人所想,这是头脑无法完成的,必须由身体参与才行。也因此,两个人身体之间的呼应具有非凡的美。

用头脑去爱,是安全的;用身和心去爱,是危险的。各种痛苦的感受都是身与心结合在一起的。太多人感到极致痛苦时,会“切断”头脑与身体的联结,这时就会失去对身体的感觉,而让头脑高速运转。反过来理解就是,头脑高速运转,身体就会变得麻木。

24 生命的存在只能“体验”到

生命的存在只能“体验”到,而不是“想”到。

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易地获得一种在高位的感觉——通过评价看万事万物,一如头颅与身体的关系,头颅是在上方的。所以,投入体验中不仅是危险的、容易受伤的,还像是低位的,而评价者是高位的,也是半虚假的。

一个回避与人交往的男子,有一个意象:他的头颅离开身体一米,高高在上,不愿落下,因为觉得身体是鄙俗的。人很容易有这种感觉:思想是“高”的。然而,生命的存在只能“体验”到,而不是“想”到。

你有多喜欢评价,就可能说明你离自己的体验有多远。体验让你不安,为了避免被这些体验淹没,你的头脑要远离它们。可不进入这些体验,你都不知道真实是什么。体验和头脑的真实层级(或者说能量层级)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意识(头脑)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体验)层面波浪滔天。

如果一直使用理性指导自己的人生,那你的理性必须非常发达且完善。不过,这基本不可能。但当你尊重自己的感觉时,这会变得很简单。常常是,你的头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的感觉会指引你走向对的方向。当然,最好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不过必须是理性为感性服务,理性的发展是为了延展感性。

只有当感觉流动时,你才能体验到你存在着。

你压抑了自恋,就会看自恋的人不顺眼;你压抑了攻击性,就会视有攻击性的人为坏人;你压抑了性时,也一样。同时,你又会被不压抑自己的人吸引。自恋、攻击性与性,是人的三种动力。人总会发展出各种方式,去回归生命力之流动,即回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玻璃钢生产厂家白城公园小品玻璃钢雕塑珠海玻璃钢动物雕塑制作拱北商场美陈吉林动物玻璃钢雕塑价位广西玻璃钢喜洋洋雕塑河北曲阳玻璃钢玻璃钢雕塑厂家玻璃钢大型动物雕塑商场美陈工作流程通用玻璃钢雕塑摆件怎么样安徽玻璃钢广场雕塑定制大连厂家供应沈阳玻璃钢花盆广东个性化玻璃钢雕塑哪家便宜玻璃钢雕塑可以焊在铁板上吗天津玻璃钢动物雕塑价格浙江商场主题创意商业美陈道具甘肃人物玻璃钢雕塑公司商场美陈推荐哪家公司玻璃钢小品雕塑现货供应泰安玻璃钢雕塑厂家广东常用商场美陈研发玻璃钢商场迎宾雕塑浮雕植物人玻璃钢雕塑玻璃钢牛雕塑生产厂家赣州大型玻璃钢雕塑批发商场虎年美陈玻璃钢艺术雕塑厂家定制东莞玻璃钢雕塑价格表开封锻铜玻璃钢仿铜雕塑锦州玻璃钢雕塑制作厂家徐州玻璃钢雕塑厂家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汪小菲曝离婚始末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何赛飞追着代拍打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被辞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联合利华开始重组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河南驻马店通报西平中学跳楼事件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钱人豪晒法院裁定实锤抄袭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