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产业兴旺绘浓小康底色
小康,记录着变化
小康,承载着初心
小康,彰显着担当
小康,共享着幸福
会宁县围绕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顺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特色种植、规模化养殖、乡村旅游、融合产业及劳务产业多元化集聚之势,全领域推动产业振兴,为幸福生活增添小康底色。
在会宁
规模养殖已不算新鲜事儿
会宁县土门岘镇
顺民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李宗贤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座大山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
村子里的很多年轻人
都选择了离开大山,外出务工
可他却毅然决然地
搞起了肉牛养殖
目前
他已经成了村子上的养殖大户
100多头西门塔尔牛
成了他的“宝贝”
从早到晚
牛圈里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会宁县土门岘镇顺民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 李宗贤:
现在的政策很好,养殖风险也小,虽然牛的成本价格较高,但是政府补贴保险,算下来收入还可以。养一头牛,买了保险,如果牛有什么意外保险公司会赔钱。养牛确实挺好的,真正的能致富,如果能带动全组养牛的话肯定好。
邻村的村民王君,养殖肉羊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扫圈舍,一头头毛色亮泽的肉羊悠然自得地吃着饲草,各个膘肥体壮。通过这几年的不断摸索,让王君这个肉羊养殖的“门外汉”慢慢变成了村里养羊的行家里手,羔羊也从刚开始的几只发展到现在的七十多只,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
会宁县土门岘镇土门岘村村民 王君:
我在国家的好政策指引下开始养羊的,我养了五十只基础母羊,这五十只基础母羊每年可以产将近一百只羊羔,每一只羊羔卖六七百元,差不多每年收入六七万元,现在贷款都已经还完了,大学生也供出来了。
“小康生活就是现在这样
挣钱多,愁事少,有盼头。”
谈起小康
勤劳的会宁百姓们
脸上洋溢着幸福
会宁县土门岘镇土门岘村村民 王君:
家里老人只要不生病,家里有养羊的产业,养羊产业持续发展,我认为这就是我的小康生活。
历史是连续的
脱贫梦、小康梦正是在一代代人的
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养殖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
肉牛肉羊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技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
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
走科学养殖的发展道路
改良牲畜品种
注重“品种优化”提质增效
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开启了他们养殖致富的新生活
也助推了乡村产业繁荣发展
会宁县土门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张天宇:
老百姓幸福感的提升,既要“颜值”也要“气质”,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下一步,我们继续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群众持续增收,另一方面,我们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的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全镇力量。
记
者
感
言
光阴流转
会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
追求从未改变
对通过自身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这一价值观的坚守从未改变
不断在共同富裕上提质出彩
奋斗实干的精神
早已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
镌刻在她所养育儿女的基因之中
小康,并不遥远,也不宏大
其实就是平凡生活中的温度与感动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 梁晓燕)
编辑:牛雪宁 刘慧霞
监制:张文广
动动小手点个
在看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