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路2767弄动迁后,还留下什么
2024-03-17 21:56

平凉路2767弄动迁后,还留下什么

上海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


每次走进那些早已搬得人去楼空的里弄,看着那遗落一地,连收废品的人都不觉得值钱的弃物,会想,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庭的记忆,就这样消失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ID:SHerLife),作者:顾筝,编辑:小泥巴,写毛笔:杨卓,题图来自:上海市民生活指南(拍摄:顾筝)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上海平凉路2767弄动迁后,留下的物品和记忆。通过收集居民的遗留物品和记录,作者展示了这些物品对个体和集体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珍惜。

• 💭 弃物中蕴含的记忆和价值:动迁后留下的物品看似无用,但它们是居民生活的见证,记录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日常生活。

• 📸 记录人类记忆的重要性:通过收集居民遗留物品和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个体、私人和民间的记忆,尊重历史和个体的存在。

• 🏘️ 弄堂的生活历史:平凉路2767弄的动迁让人们思考城市发展对历史和记忆的影响,也让人们对过去的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保安实在是纳闷:里面还能有什么“宝贝”,让这两人噶闷热的天还一趟趟过来捡?


“纳闷”绝对有道理,当时已是2023年初夏,平凉路2767弄的动迁已全部结束,小区封存,居民搬出了弄堂,散落到上海各处。


搬家是和过去的生活做切割,大量的物品被留在那个即将离去的房间,大量的杂物被抛出。


动迁结束之后的平凉路2767弄/顾筝 摄


居民达世德在小区“存在”的最后阶段做过两个月垃圾管理员,“以前4个垃圾桶就够了。搬家的那段时间13个都装不下。”


收废品的来了一拨又一拨,他们拉走了“有用”的东西,工程队进场,封住房门,敲掉一些违章的建筑,砖瓦留了一地。


留下的都是“无用”的东西,但达世德还是经常来。因为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约他一同前来“拾荒”的。


达世德常回平凉路,一路告诉我们这里过去是什么/顾筝 摄


两人相识在张力奋的课上。2021年9月,张力奋开设了新课“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而平凉路2767弄十九棉工房小区当时已在政府的2021年拆迁征收计划中,时间恰与课程计划重合。


于是张力奋把课堂搬到了社区,以新闻采访与社会学田野调查为专业训练,指导12名本科生、2名助教,记录动迁全过程。


课堂搬到了“田野”/顾筝 摄


被亲切称为达叔的达世德是热心居民,在整个过程中和师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达世德一开始很不理解张力奋为什么还要爬高爬低地进入早已无人居住的房子,去捡拾那些看上去毫无价值的东西。


张力奋的回忆像是摄影机扫过了当时的场景:“我走过上百户房子,有堆积如山的弃物。我好几次从窗户进入,想看看大家都扔下了些什么。每户扔下的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能扔的都扔了,大量的衣物、家具、日常生活用品、摆设……他们不是故意要扔掉,只是没有任何时间去顾及其他东西。”


“要搬了,这一段生活结束了,下面会有新的生活。至于下一代问从老房子带了什么东西出来,那就没有了。


张力奋收集的居民遗留物品/施晨露 摄


张力奋注重记忆的保存,在他看来:“一个社会应该是尊重记忆与历史的社会,特别是尊重个体的、私人的、民间的记忆。”


就像他在课程中对学生们说的:“此地的建筑、里弄,除了小部分可能保留的,将在这个地球上永久消失,不复存在,留下的仅有我们采集的声音、影像、口述历史,加上不多的实物……记录即存在,我们是人类记忆的记录人。


在张力奋捡拾的旧物中,有照片、奖状、旧报纸、上个世纪70年代的入党申请书、公民医疗证、病历卡、品德评语。他着重这些物品对个体家庭及集体记忆的价值,它们能折射出上海特定历史时期的日常生活。


一次次陪着张力奋走入生活了几十年的社区,达世德渐渐理解了这些行动背后的意义,他也捡了一些东西保存下来,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退休证、医疗手册、生日庆贺电报等。


达叔捡到的“弃物”/顾筝 摄


但有些东西他还是不太理解,“张教授留下了小板凳,长长短短的织毛衣针。我说这些不是很平常的吗?”


而在张力奋看来,实物可以看做平民记忆的一部分。“500年后如果要讲上海的里弄生活,如何让历史更有质感,而不只是数字化的呈现?”


现在,这些“弃物”安放在定海路街道办事处提供的临时仓库中,张力奋希望能在平凉路2767弄重生之际,办一个寻回记忆的特展。




记忆附着在物品上。


张力奋撬下了平凉路2767弄的40多张门牌,这是出于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搬迁,一定会把家门口的门牌取下来。”


各种门牌放在定海路街道办事处提供的临时仓库中/顾筝 摄


这像是回答哲学三问之一:我从何处来。


有这样想法的人现在不在少数,胖子面在店面动迁后搬到了建国东路上,但那块原店址“文庙路113号”的门牌就放在他新店面的墙上;原本开在长乐路上的不右咖啡馆因为房租太贵搬到了大华,那块“长乐路609号”的原门牌也被放进了新店中。


文庙路的门牌放在胖子面的新店中/顾筝 摄


由于城市发展,绝大多数上海人至少都有过一次搬迁的经历,在搬迁的时候是否就彻底和过去告了别?


达世德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终于完全理解了张力奋所看重的那些普通物品的意义。


2023年11月,他带着我重回平凉路2767弄的时候,在一片废墟的现场,他留下了那只写着“促工作促战备”的小竹凳,还从一间房子的阁楼里“抢救”下了一条蔑席。


留在废墟中的凳子/顾筝 摄


在他自己当初所住的屋外,还留着一把拐杖。


“我当时在杨浦区中心医院工作,有一些这样一次性的拐杖,我就带回来给父亲用。他搬的时候已经94岁了,住在二楼,我让他用拐杖,他常常不愿用。”


要不是当事人的讲述,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个留在拆迁现场的物件和他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关系。


达世德一生中经历了三次搬迁,一次是1970年去黑龙江做知青。一次是1990年代从黑龙江再次回到小时候住的平凉路2767弄,而这一次,是从平凉路搬到了南汇。


离开上海,要去冬天冷如冰窖的东北时,父母不放心,给他整理出两床被子,连同发的棉衣棉袄一起打包进了被褥箱。那个四四方方的黑色箱子,木板很薄,父母用草绳把塞得满满当当的箱子狠狠缠住。即便如此,寄到黑龙江的时候,箱子也都快散架了。


这样一个被褥箱当时做了达叔的行李箱/顾筝 摄


这个箱子当然早就被达世德扔了,但其他人家同样的箱子被收在仓库中。看到它,就唤起了达世德多年前的记忆。


那时他还是少年,并不知道这一离开,就是二十多年。和大批随着政策回城的上海知青不同,达世德在黑龙江工作、成家,再次回到上海是在1996年。


那次跨城搬家,他处理掉了很多东西。房子2万多元折价卖给了亲戚,还有锅碗瓢盆,各种家具。但是有一份沉重的东西随着他搬来了上海,那是他订的《世界知识画报》,1983年创刊,除了邮局漏送的几期,几乎全部保留着。


几次搬家都不曾被丢弃的画报/顾筝 摄


搬家留下的物品并不在于真实的价值,而是它背后所包含的期望。“我想退休之后去看看画报上所写的各国风光,看看这些国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到现在,去的国家太少了,只去了几个,日本、新西兰、俄罗斯和埃及。”


1996年是为了孩子高考,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回来的。孩子尚小,妻子身体不好,达世德还不能躺平。他和妻子在平凉路2767弄附近摆起了早餐摊,挣补家庭费用。


生活是不容易的,为了留出妻子的医药费,达世德没有买房,也一直没有搬出平凉路2767弄,直到这一次动迁。


达世德要搬到南汇的房子里去,这一次,他依然带着那一摞《世界知识画报》。



在经历了漫长的访谈、记录、写作之后,张力奋课程的呈现结果——书籍《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在2023年出版。


《平凉路2767弄》


在一次应邀做电台节目的时候,打进了很多直播电话,有听众居然在线上等了30~40分钟。电话多半来自老纺织工人,他们在电话里对张力奋说:“等你们来写写我们这里。”


“可能他们突然发现,有人很珍惜他们曾经有过的日常生活,那段甚至他们也选择忘却的历史。”张力奋说。


这就像最初他和学生们进入平凉路2767弄的时候,很多居民表示不理解,他们甚至在网上查他的资料,怀疑这人别有所图。


“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有价值的。”


而这也是在搬家过程中轻易扔掉大量东西的原因。


“可能是我们的社会走得太快,不断在喜新厌旧,不断在放弃。甚至从过去到现在,有一些不愉快的记忆,就在搬家的时候和它做一个了断。”


这里会变成新的样子/顾筝 摄


达世德一直留着他所珍爱的《世界知识画报》,但和张力奋爬爬捡捡的过程也让他想起来了曾经弄丢的东西。


“我最遗憾的是把国庆20周年观礼的通知丢掉了。”1969年,达世德作为杨浦区的学生代表被邀请去人民广场观礼。


“我记得当时是在临青路上的车,人民广场有观礼台。第二年下乡的时候,这张通知和我一起走的,但不晓得后来什么时候就弄丢了。”


“什么构成了历史?其中一定有纸本的东西,和时间、空间、具体的人有关。


张力奋在一户人家日历旁边的墙上看到写着“莫生气”的字样。“这是谁写的,针对的是谁?这就是生活啊。”


张力奋拍摄到的墙上的字迹


当我和达世德走进平凉路2767弄的时候,那里已经空置了很久,弄堂院子里都长满了杂草。但艰难地踏进一间间房子时,还是能看到过往生活的痕迹。


留有蔑席的那一家墙上张贴了营养饮食海报;一户人家的巨幅海报没有带走,那是夫妻三十周年纪念日和儿子18周岁生日的庆贺……


以及,好几户人家都是玻璃彩色花窗,有梧桐区老洋房的感觉。“张教授说玻璃窗挺好的,本来想卸走,我告诉他这是大家贴的贴纸。”


贴着贴纸的彩色玻璃花窗/顾筝 摄


达世德了解这些,是因为他就是这么做的。平凉路2767弄的房子早就被改变了格局,很多人家在弄堂里额外搭出一间,做浴室,为了和紧贴的厨房分割开,居民都去买了彩色贴纸贴在小窗上。


这就是真实的上海弄堂当代史,即使是很多人家想要逃离的逼仄居住环境,但住在那里的时候,生活都在用心地过着。


而这也是张力奋想让学生在“田野”中体会到的:“我希望学生理解,对新闻及记录的尊重,源于我们对历史记忆及日常的感知与珍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ID:SHerLife),作者:顾筝,编辑:小泥巴,写毛笔:杨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相关文章
  • 中手游能靠仙剑IP翻盘吗?
  • 民营经济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 新铝时代IPO:八成收入来自比亚迪、募资额缩水约4亿
  • 能让我连坐22小时的,除了工位,就只有它
  • 广交会“信心扑面”
  • 汽车智驾软件:纠结于付费与免费之间
  • 我的投资人,催我去港股IPO
  • 资金涌动,机构紧抓调仓窗口期
  • 中东科技展,挤满中国人
  • 6.5元一支,有厂商报出国产流感疫苗历史最低价
  • 二手房捡漏机会来了?
  • 瑞幸咖啡在上海,是如何做下沉市场的?
  • 被传言凭空造出的成渝行情:东厂西迁?天价拆迁?经略西部腹地?
  • 现在上海的消费水平,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 上海的三道天际线
  • 1000多万外地人都住在上海哪里
  • 一个沪漂出租车司机的“一千零一夜”
  • 当一个北大本科生走进安宁疗护病房
  • 李银河:当一个女性主义者老去
  • 上海图书馆,塞不下中年人的凡人歌
热门标签
天空之城
陪读妈妈
港珠澳大桥
系统重装
绕口令
趣头条
亚人
王阳明
张庭
容祖儿
论文格式
pycharm
泰勒斯威夫特
钟汉良
巩俐
帕萨特
周雨彤
蔡依林
adobe
我只喜欢你
方锦龙
南京大学
朱元璋
百合
孙俪
沃尔沃
黑洞
猪肉
阿里旺旺

玻璃钢生产厂家玻璃钢雕塑供应厂家武汉玻璃钢雕塑厂河北大型商场美陈研发公司商场美陈照片普洱玻璃钢雕塑价格表商场美陈前景吉林仿铜玻璃钢雕塑销售厂家长沙佛像玻璃钢雕塑供应商玻璃钢雕塑工艺流程视频山西玻璃钢景观雕塑制作厂家河北大型主题商场美陈销售银川城市玻璃钢雕塑安装南平玻璃钢广场雕塑定制郑州哪里有玻璃钢雕塑厂家万源玻璃钢雕塑设计鹿邑定做玻璃钢雕塑厂选哪家广东卡通玻璃钢雕塑工厂玻璃钢雕塑掉色景观玻璃钢雕塑单价商场美陈装饰图渭南玻璃钢景区雕塑施工湖南附近不锈钢玻璃钢雕塑公司武汉小鸡玻璃钢花盆酒店玻璃钢美陈雕塑卡通造型玻璃钢雕塑艺术摆件卫辉商场美陈植物墙新郑抽象玻璃钢仿铜雕塑福建特色商场美陈费用玻璃钢雕塑业务员好干嘛呈贡设计玻璃钢雕塑多少钱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汪小菲曝离婚始末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何赛飞追着代拍打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被辞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联合利华开始重组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河南驻马店通报西平中学跳楼事件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钱人豪晒法院裁定实锤抄袭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