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巷陌中拾起光阴的故事
——访摄影家、影像收藏家康学松
栏目:收藏
作者:王森正  来源:中国艺术报

拾光博物馆一景

  “别看它只是一张小小的照片,它其中一定藏着不少的故事。您看照片中的女人,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笑得如此灿烂? ”摄影家、影像收藏家康学松指着一张上世纪80年代的老照片激动地说。从指点江山的伟大领袖,到英姿飒爽的哨兵;从民国时期的四世同堂,到千禧年后的三口之家;从雄伟壮阔的长城,到野渡无人的小船……4000多张老照片挂在900多平方米的小楼内,每一张似乎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一村的拾光影像博物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免费供游客参观。这座北京市第一家私人老照片博物馆展览着它的主人半辈子收藏的珍贵照片和各种有着“北京味儿”的老物件,而它的主人就是康学松。

  每一个摄影家都是讲故事的人

  自父亲送给他第一台老式红梅照相机起,康学松似乎与照片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看父亲照相,觉得特别神奇。后来父亲给了我那台红梅照相机后,我就在胡同里乱窜,看见啥拍啥,那时候就觉得好玩儿。 ”拍着拍着,摄影就由他的爱好变成了他的职业。先后在《警察科学文摘》杂志社及《北京晨报》担任摄影记者、从事摄影30年的他深刻地认识到,摄影不仅是一件“好玩儿”的事儿,而更是一件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要求的工作。

  “其实真正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有内容的,要有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不一定非要颜色光鲜亮丽,而是要向观者讲故事,就像一本小说一样,都是作者从自己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并把看到的世界‘叙述’出来。 ”康学松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陆陆续续拍过一些以废弃的船和旧工厂为题材的照片,到近几年,他尤其关注这个题材。他认为这些废弃的小船特别具有生命力。船上的铁锈和破口、船下干裂的泥,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旧工业时代的逝去。同时,北京的老城墙、老胡同,大修之前的故宫等都是他镜头下的“常客” 。他想通过自己的镜头,向大家讲述时代的变迁,讲述生活的变迁。

  康学松认为,不仅按快门的一瞬间是创作,整个构思、曝光、冲洗、放大甚至有些上色的过程都是创作的过程,尤其是对某些黑白照片的上色,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 。为黑白照片上色是以前在彩色照片没产生之前,人们用颜料给人物照片涂色时产生的,如今这一手艺已经近乎失传。康学松在机缘巧合之下向一位年逾八旬的老手艺人学了大约两三年时间,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他渐渐掌握了这一技术,并开始尝试为不同样式特别是黑白风景照上色。

  “一张24寸的照片要3天才能完成,而且上色的技术性要求特别高,有时候为一张图片要上7层色,一旦有一点失误,可能整个作品就毁掉了。 ”康学松介绍。通过对黑白照片的上色,摄影作品的可能性被无限延展,既保存了其真实性,又增添了新的审美意蕴,使得作品真实而又虚拟,“像一个童话故事一样”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0年“淘宝”之路

  20年,近35万张老照片,平均一天48张,都是康学松从天南海北的人手上收集过来的。而这漫长的收藏之路,刚开始也源自于他对摄影的热爱。“刚开始收集老照片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纯粹是因为兴趣。 ” 1995年前后,康学松担任报社的摄影记者,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梭于老北京的大街小巷去拍照,偶尔路过废品站看到当废品处理的老照片,他抱着学习一下的心理,就以低价买了过来。结果他发现有些老照片,不仅保存完好,甚至拍摄水准也很高,更有的还完整地记录了某一时期的社会风俗,极具收藏价值。他便乐此不疲地到废品市场去“淘宝” 。

  照片收藏的越来越多,他对收藏这件事儿也越干越起劲儿。除了去各个街道的废品市场去找寻,康学松也渐渐地从私人手上购买,甚至会去华辰拍卖高价竞买一些有收藏价值的老照片。水涨船高,随着他收藏照片名气的增加,跑来卖给他的照片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从刚开始的几十元上涨到几万元,“有时候碰到的照片是真的好!我要不买,很可能它就被当成废品处理掉,那就太可惜了;有时候价格开得很高,我也咬咬牙买了下来” 。似乎收集这些旧照片,已经成了他的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使命。

  老照片不仅记录了某一个定格画面,也记录了某一时代的风俗人情;它既是时光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是故事的呈现者。单单从人物照,就能看到发型、服饰、妆容、精神面貌等诸多时代信息。康学松正是因为看到了老照片特殊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当一个“拾光”者。“有时候我也很矛盾,看到有人来卖照片我心里当然非常欣喜,可也会替他们感到可惜。 ”他感慨地说。正是有了他持续不断的搜寻,无数张将要被销毁的照片才能得以保存,无数将被遗忘的时光才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得以永驻。

  重拾时光的“理想国”

  “这么些好东西不能光我一个人看,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才能真正实现它们的价值。 ”康学松说。摄影作品不仅跟收藏有关,更与传播有关。正是在老照片的收藏过程中,康学松萌生了建立私人博物馆、把这些照片展示给公众看的想法。十几年来,建博物馆的想法一直停留在理念之中,近些年看到北京的骤变,看到很多有着浓厚北京特色的东西消失之后,他更坚定了开一家私人博物馆的信念。

  理想是厚重的,但现实却没那么丰满。大约两年前,康学松开始实施这个计划,这才发现建立一个私人博物馆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要找一个1000多平方米又合适的地方实在不易。他先后跑过十几处地方,通州、大兴、顺义等都跑了无数趟,吃过不少亏,才遇到了他理想中的场所。场地的问题解决了,资金又是另一大难题。由于这是他私人的博物馆,且属于公益性质,很难找到投资人或资助人。他只能关掉自己经营十几年的潘家园小店,把钱全部投入其中。终于,历经两年多的千辛万苦之后,他才实现自己的理想,建成了这家博物馆。

  康学松特意为这家博物馆取名为“拾光” ,因为这些老照片记载了一段段光阴的故事。“很多照片刚开始都是我从废品站拾回来的,我不去拾的话,它就丢了。我想把过去的时光都给捡回来。 ”他认真地说。拾光影像博物馆就是他重拾时光的“理想国” 。4000多张老照片,无一不在向观者诉说藏在光影背后的故事,诉说着从清末到现代的民间历史。

  如今,博物馆来访者络绎不绝。每次有人来参观,他都要兴高采烈地给游客讲解每一张照片,他尤其希望看到年轻人来这里参观。“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这个地方或许能让人慢下来。特别是年轻人,来看看这些照片,看看老北京的故事,看看历史,对他们来说肯定是好事儿。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