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代官职列表(文官和武官,详细的)

求中国古代文武官官职(越详细越好)!~

可参看柏扬写的《中国人史纲》 很详细【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首先,清朝官制同以往各朝代一样,分为文官和武官,又分为京内官、京外官(地方官)。
一、品级(级别

1、正一品
1)文京内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
文京外官:无
2)武京内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京外官:无
2、从一品
1)文京内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部长)、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最高检查院长)、协办大学士(政治局W员)。
文京外官:加衔总督
2)武京内官:九门提督(卫戍司令)、内大臣。
武京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以下以a表示文京内官,b表示文京外官,c表示武京内官,d表示武京外官
3、正二品
a: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銮仪使、大理院正卿。
b:各省总督、漕运总督、河运总督。
c:八旗护军统领、(左、右)翼前锋统领。
d:副都统、总兵。
4、从二品
a:内阁学士、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各部院左右侍郎。
b: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c:无
d:副将。
5、正三品
a: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驷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
b: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军翼尉、各省提学使。
c: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武备院卿、参领。
d: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6、从三品
a:太仆寺卿、光禄寺卿。
b: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参政道。
c: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侍卫。
d:游击、下五旗参领、协领、指挥同知、宣慰使、土游击。
7、正四品
a:通政使司副使、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给事中。
b: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盐法道、副使道。
d: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备道、代本。
8、从四品
a: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禄寺少卿、国子监祭酒。
b:知府、土知府、都转盐运使司运同、参议道。
c:城门领、包衣护军副参领、包衣骁骑副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
d: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9、正五品
a:各部院郎中、太医院院使、左右庶子、佥事道、钦天监监正。
b:直隶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监掣同知。
c:步军副尉、步军校。
d: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抚使司同知、千户、宣慰使司佥事。

10、从五品
a:鸿胪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詹事府洗马。
b:各州知州、都转盐运使司副使、土知州。
c: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骁骑参领、下五旗包衣参领。
d:副千户、宣抚使司副使、招讨使、安抚使、长官司长官使、河营协办守备、守御所千总。

11、正六品
a:太医院左右院判、内阁侍读、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
b:京府通判、土通判、京县知县、通判。
c:蓝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护军校、前锋校、鸟枪步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d: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招讨使司副使、长官司副长官、百户、土千总、门千总、营千总。

12、从六品
a: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
b:土州同、州同、运判、理同。
c:内务府兰翎长、六品典仪。
d:盛京游牧副尉。

13、正七品
a:内阁典籍、主簿、评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医。
b:知县、京县县丞、顺天府满州教授、训导、土知县、县视学。
c:城门吏、太仆寺马厂协领。
d:把总、土把总、安抚使司副使。

14、从七品
a:五官灵台郎、光禄寺典簿、布政使司都事、翰林院检讨、国子监博士。
b:土州判、州判。
c:七品典仪。
d:卫千总、安抚使司佥事。
15、正八品:
a: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b: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c:无
d:外委千总

16、从八品:
a: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b: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c: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d:无


17、正九品:
a: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b: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c:各营兰翎长
d:外委把总

18、从九品:
a: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b;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c: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d:额外外委


19、 未入流:
a: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b: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c:无
d:百长、土舍、土目

二、清朝补服图案

1、封爵位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子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麒麟
男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狮

2、文官
一品 绣鹤
二品 绣锦鸡
三品 绣孔雀
四品 绣雁
五品 绣鹇
六品 绣鹭鸶
七品 绣鸡敕
八品 绣鹌鹑
九品 绣练雀

3、武官
一品、镇国将军:绣麒麟
二品、辅国将军:绣狮
三品、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豹
四品、奉恩将军、二等侍卫:绣虎
五品、三等侍卫:绣熊
六品、蓝翎侍卫:绣彪
七品 绣犀
八品 绣犀
九品 绣海马

三、顶戴(顶珠和花翎)
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
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
一品用红宝石,
二品用珊瑚,
三品用蓝宝石,
四品用青金石,
五品用水晶石,
六品用砗磲〔chēqú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
七品用素金,
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
九品镂花阳纹,金顶。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
称一品为亮红顶,
二品为涅红顶,
三品为亮蓝顶,
四品为涅蓝顶,
五品为亮白顶,
六品为涅白顶。
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
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至于所说的巡抚是一品那是在清末,太平天国的起义也使清朝政府风雨飘摇,清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镇压起义,大量封赏各地督抚,很多巡抚都成为了一品大员,而原来的一品大员也被封以各种头衔和爵位,成为超品大员,镇压起义而产生的大量立功将士的出现,使对他们的赏赐成为问题,清政府为节省财政开支,大量封以顶戴,但这些顶戴只是身份的象征,没有任何实权,这和清初的一品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也是在清初所不可能的!

  秦朝官职简表
  中央部门主要官职部类。

  主要官职------------------品级(秩)------说明。

  三公:丞相相邦(相国)--------金印紫绶--------秦惠王十年(公元前328年)以张仪为相。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左右丞相。吕不韦初任丞相,后尊为相国。丞相执掌为“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

  御史大夫---------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九卿。

  奉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同上-------------------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同上-------------------掌宫门卫屯兵

  太仆-------------同上-------------------掌舆马

  廷尉-------------同上-------------------掌邢辟

  典客-------------同上-------------------掌少数民族之事

  宗正-------------同上-------------------掌亲属

  治粟内史---------同上-------------------掌谷货

  少府-------------同上-------------------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

  其他。

  中尉-------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徼循京师

  将作少府---二千石-----------------------掌治宫室

  典属国-----同上-------------------------掌蛮夷降者

  詹事-------同上-------------------------掌皇后太子家

  内史-------同上-------------------------掌治京师

  主爵中尉---同上-------------------------掌列侯

  地方部门主要官职

  部类--主要官职----品级(秩)-----------说明。

  郡:监御史郡守---二千石银印青绶-------掌监郡掌治其郡

  郡尉--------------比二千石银印青绶-----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郡丞--------------六百石铜印黑绶-------掌佐守

  长史--------------同上-----------------掌兵马,边郡设之

  县:县令(县长)--令千石至六百石铜印黑绶-------人口在万户以上之县设令,不足万户者设长。掌治其县。

  县丞--------------长五百至六百石铜印黄绶-------丞、尉称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等,称少吏。

  县尉--------------四百至二百石铜印黄绶---------县乡下,十里为亭,有亭长,十亭为,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汉代是三公九卿制度: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 秩俸百石,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协助令,丞。
  祝人, 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 主厨。
  屠者,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 秩俸千石,
  车郎将, 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 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 秩俸六百石, 为皇帝谋事。
  仆射, 秩俸比千石, 主宾赞受事。
  谒者, 秩俸比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 秩俸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 秩俸四百石, 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 秩俸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卫尉丞, 秩俸千石, 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 秩俸六百石, 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 秩俸六百石, 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 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 秩俸六百石, 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 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 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文学,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 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 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 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 俸禄 职掌
  少府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 秩俸比一千石, 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 秩俸六百石, 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兰台属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 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
  侍御史, 秩俸六百石, 分五曹办事。
  御史员, 秩俸六百石, 留台治百官。
  尚书属官:
  尚书令, 秩俸一千石, 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 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
  尚书丞, 秩俸四百石, 佐尚书仆射。
  侍曹尚书, 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书, 主刺史二千石事。
  户曹尚书, 主吏民上书事。
  客曹尚书, 主外国四夷事。
  三公尚书, 主断狱事。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掌诸医。
  协律都尉, 掌校正乐律。
  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
  织室令, 主织。
  东园匠令, 做陵内器物,有十六丞。
  钩盾令, 主近苑囿。
  尚方令, 主作器物。
  尚书待治, 尚书令的属官。
  御府令, 主天子衣服。
  采珍宝金玉令, 主才珠宝金玉。
  太官令, 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
  汤官令, 主饼饵。
  导官令, 主择米。
  若卢令, 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 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 协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 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输令, 有四丞。
  均输丞, 协助均输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辑濯令,
  钟官令, 主铸钱。
  技巧令,
  六厩令, 掌天子六厩。
  辩铜令, 主分辨铜之种类。
  黄门令丞属官:
  黄门令,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黄门,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驸马,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谒者,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署长,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执金吾的官吏:
  执金吾, 秩俸二千石。
  中垒令,
  中垒丞;
  寺令,
  寺丞;
  武库令,
  武库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辅都尉,
  左京辅都尉丞;
  右京辅都尉,
  右京辅都尉丞。

  2,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
  将作大匠的官员:
  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
  石库,
  东园主章,
  六章长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 秩俸二千石, 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 秩俸二千石, 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 比二千石,
  郡丞, 秩俸六百石,
  长史, 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邮,
  郡府属官:
  主记事掾史, 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 主记。
  奏事掾史, 主奏议事。
  少府史, 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 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 主侍卫。
  府门亭长, 主守卫。
  门下议曹史, 主谋议。
  门下掾, 杂务人员。
  门下史, 杂务人员。
  门下书佐, 杂务人员。
  门下小吏, 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
  户曹掾史, 主民户,祭祀,农桑。
  田曹掾史, 主垦埴畜养。
  水曹掾史, 郡国水利人员。
  时曹掾史, 主时节祭祀。
  比曹掾史, 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
  仓曹掾史, 主仓谷事。
  金曹掾史, 主货币盐铁事。
  计曹掾史, 主上计之事。
  市掾, 主市政。
  兵政官员:
  兵曹掾史, 主兵事。
  尉曹掾史, 主徒卒转运事。
  政法官员:
  贼曹掾史, 主盗贼事。
  塞曹掾史, 掌边塞之职。
  贼捕掾, 主捕盗贼。
  决曹掾史, 断罪决狱。
  辞曹掾史, 主辟讼事。
  交通官员:
  督邮掾, 主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
  法曹掾史, 主邮驿。
  漕曹掾史, 主漕运粮草事。
  教育卫生官员:
  学官掾史, 主郡学校事。
  郡掾祭酒, 主教育。
  学经师, 主教育。
  文学史, 主教育。
  医曹掾史, 主医药事。

  五,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
  西域都护府官吏:
  西域都护, 秩俸二千石,
  西域都护副较尉,秩俸比二千石,
  西域都护丞,
  西域都护司马,
  西域都护候,
  西域都护千人。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
  县官员:
  县令, 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县长, 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 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功曹史, 总揆众事。
  县尉, 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掌县军事。
  县丞, 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 县府门长,官众事。
  廷掾, 督乡事。
  主记室, 管文书。
  少府, 主财用。
  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 主兵卫。
  门下议曹, 参议诸事。
  门下掾史,
  闾师。
  县佐,
  县史, 秩俸百石以下。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官治安。
  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秩俸百石以下。

24史都有对应的词典(如:宋史词典),里面都有

问: 清代官员从一品到从九品的代表官职是什么?
伊陶和13275933090:文官列表如下(按品级\/官职排列): ●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 正三品 督察...

问: 谁给我点古代官位的排行?比如XXX官9品!
伊陶和13275933090:文官的品级及职务如下: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品级官职的详细划分如下:品级官职---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

问: 古时候皇室的排名(文官、武官这种的)
伊陶和13275933090: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

问: 求古代地方官职名,品级大小。
伊陶和13275933090:1 中国古代地方官职名目变化表 宰相名称变化表 隋唐 时期 决策首长 行政首长 政令审核首长 隋文帝 内史令 尚书令 门下纳言 唐太宗 中书令 尚书左、右仆射 门下侍中 唐高宗 东台左相 中台左、右匡政 西台右相 武则天 凤阁内史 文昌左、右相 鸾台侍中 唐明皇 紫微令...

问: 谁能详细告知清代官员品级?
伊陶和13275933090:首先,清朝官制同以往各朝代一样,分为文官和武官,又分为京内官、京外官(地方官)。 一、品级(级别 1、正一品 1)文京内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 文京外官:无 2)武京内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京外官:无 2、从一品 1)文京内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

问: 古代大小官衔都有哪些?都分别掌管什么职务,品级是多少?
伊陶和13275933090:明代官衔 1.正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都属於正一品的官职。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勋位,文官叫左柱国,武官叫右柱国。2.从一品官:包括少师、少傅、少保和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及都督同知。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勋位,文、武官都...

问: 古代官职大小排列如何排序的???
伊陶和13275933090:古代官职大小排列如下: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2、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3、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

问: 古代官职中的上卿文官和武官的区别
伊陶和13275933090:名义上品级相同,但是武官拜为上卿的较少,文官拜为上卿的角度,属于对军权的一种限制。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衍生知识点——古代官制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御史...

问: 三国时期的文官,武官的职位表
伊陶和13275933090:1、曹魏门下诸官有:散骑常侍,第三品。此官的前身是西汉的散骑、常侍和东汉的中常侍三种官职,曹魏合并为散骑常侍,置四员,年资深的为祭酒。散骑常侍也用为加官。给事中,第五品。西汉为加官,掌顾问应对,位在常侍下;东汉废此官,曹魏复置,或为正员,或为加官,无定员。奉车都尉,掌...

问: 介绍一下帝王时代的官职
伊陶和13275933090:(一)文官 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 各代官职表
  • 历代官职沿革史
  • 历代官职表
  • 各个官职
  • 历代官职变迁
  • 历代官职品级
  • 历代官名简释
  • 各朝各代官职
  • 所有官职名称大全
  • 历代官职图
  • 张三博客 小王日记 补身资料网联系邮箱:

    Copyright© 补身资料网

    玻璃钢生产厂家北京景区玻璃钢雕塑生产厂家天宁玻璃钢花盆花器黄骅玻璃钢卡通座椅雕塑商场春节美陈装饰杭州玻璃钢人物雕塑制作厂家玄武商场主题美陈六安玻璃钢雕塑价钱潜江玻璃钢雕塑摆件批发100元玻璃钢雕塑价格亳州佛像玻璃钢雕塑制作商场室外美陈咨询曲阳玻璃钢雕塑制品铜陵卡通玻璃钢雕塑厂武威玻璃钢景观雕塑价格张家口玻璃钢商场美陈安庆道路玻璃钢花盆玻璃钢雕塑人物雕塑宿迁玻璃钢雕塑厂家报价陕西省玻璃钢雕塑代理销售玻璃钢喜羊羊雕塑生产厂家合肥玻璃钢雕塑优点河北多彩玻璃钢雕塑价位西安环保玻璃钢雕塑联系方式韶关人物玻璃钢动物雕塑山东玻璃钢雕塑加工公司锦州园林玻璃钢雕塑公司商场玻璃钢雕塑有哪些玻璃钢安全小品雕塑河北主题商场美陈价格肇庆玻璃钢卡通雕塑规定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汪小菲曝离婚始末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何赛飞追着代拍打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被辞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联合利华开始重组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河南驻马店通报西平中学跳楼事件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钱人豪晒法院裁定实锤抄袭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