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的童年是疯玩,那时经济条件没那么好,父母都忙着赚钱养家,孩子们跟猴子一样的上蹿下跳的玩耍。现如今80后90后做父母了,经济条件好转,开始出手抓孩子的艺术细胞,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课外班。父母舍得花钱,目的是想培养一个懂艺术的、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赢在起跑线上。

父母关心孩子教育,愿意为孩子教育投资,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兴趣班都适合他们。

父母给幼儿园的孩子报读兴趣班时,一定要避开这4类,费钱又坑娃。

第一种、书法类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在上学时跟上课程,早早就开始进行幼小衔接,并对孩子书写有了要求。有些中班的孩子,很早就报了书法课,每天都在和字体较劲。

殊不知,由于孩子的手指关节发育并不完善,手部力量薄弱,并不适合长时间练习握笔。这种揠苗助长式练习,反而会损害孩子的指关节,造成指关节变形。

因此儿童行为研究人员,曾明确表态:3岁左右的孩子不建议长时间握笔练习。

3~7岁是孩子的识字敏感期,这个时期重要的是让孩子对汉字产生兴趣,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会书写。

研究人员建议,等孩子到6~12岁时,在进行书法类兴趣班培训会事半功倍,因为那时孩子们对自己的肌肉关节已经有了更强大的掌控感,更容易写出漂亮的字体。所以,练字这件事,真的不要急于一时。

第二种、舞蹈类

大部分女孩家长选兴趣班时,舞蹈绝对是第一个备选项,但你知道吗?有项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因为跳舞"下腰"这一个动作,已经导致超过1000个孩子瘫痪,这些孩子大部分不得不与轮椅为伴。

作为家长真的很纠结,"童子功"对舞蹈这一特长的意义非凡,孩子越小练习拉筋、劈叉、下腰等动作,就越容易完成。

然而,孩子身骨柔软是一把双刃剑,这意味着她的肌肉、骨骼还未发育完善。而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对于孩子稚嫩的骨头、脊髓而言都是危险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小时尽量先不要报舞蹈班,等孩子稍大点,对身体有了更强大的掌控感后,再报名也不迟。

当然如果你怕错过孩子打基础的时期,也一定要挑那些有专业资质,有自己教研团队的专业舞蹈学校,不要随便找个所谓的舞蹈工作室就让孩子去学。

第三种、棋牌类

优米班上有好几个小男生都报了棋牌类兴趣班,家长希望通过棋牌能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你可知,这个出发点本就站不住脚?

3~6岁的孩子恰好处在"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特征就是"自我为中心",他们更擅长具体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未开始发育。

而棋牌类特长对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过早让孩子接触反而会让孩子处在一种一直难以理解的状态,不仅不容易激发兴趣,反而更容易让孩子"习得性无助",从而放弃。

建议,棋牌类等需要逻辑思考的兴趣,比如编程、乐高等可以考虑孩子稍大点(6岁以上)再报。

第四种、绘画班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建议报的绘画班,是指那些过度引导的兴趣班。

之前也考虑给优米报个绘画班,试听了好几家,发现大部分都存在过度引导的嫌疑。他们普遍会在课堂上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题,接着要么做一些简单的示范、要么让孩子看些同主题的作品,再让孩子自己画。

儿童发展理论早就告诉我们,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简单示范和看示意图的操作,恰好框住的就是孩子的想象力。

没上过培训班的孩子眼里:树可能是个怪物,水果可能会变身超人。而见过老师示范的孩子,"树"就仅仅是一棵"树"。

毕加索曾说:"我可以用很短时间变成大师,却要用一生画得像个孩子。"

足以见得,想象力对艺术是何等的重要。过度引导的培训班,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3~6岁的孩子正是处在天马行空想象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若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就是终身的。

艺术大师都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习画的像个孩子,我们当家长的又何必急着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呢?